内网穿透之端口转发工具

admin 2025年4月10日22:36:46评论11 views字数 1514阅读5分2秒阅读模式
红蓝对抗里,我们红队要模拟攻击者对蓝队的内网系统进行渗透测试。有时候,蓝队的网络防护做得很严密,我们没办法直接访问他们内网中的目标主机和服务,就像有一堵无形的墙挡在我们面前,这时候就急需一个好用的内网穿透和端口转发工具来帮我们突破限制。
我发现了一款超棒的开源网络安全工具——Fuso。它体积小、速度快、稳定性高还高效轻量,就像是网络安全领域里的一把“瑞士军刀”,特别适合我们这种场景。
我给大家说说它具体的应用场景。在红蓝对抗中,我们要对蓝队内网的某个特定服务进行测试,可这个服务在内网的一个特定端口上,外网根本访问不到。这时候,Fuso的端口转发功能就派上大用场了。我们可以使用命令“fuc --forward-host xxx.xxx.xxx.xxx --forward-port ”把流量转发到内网的目标地址和端口,比如“fuc --forward-host 10.10.10.4 --forward-port 3389”,这样就能轻松访问到内网的服务,对其进行安全检测。
内网穿透之端口转发工具
要是我们需要模拟攻击者使用代理来隐藏自己的真实IP,Fuso的socks5功能就很合适。通过“fuc --socks --su --s5p xxx --s5u xxx”这样的命令,就能开启socks5代理,还能根据需要开启udp转发和设置认证密码、账号。比如“fuc --socks --su --s5p 123 --s5u socks”,开启udp转发,设置连接密码为“123”,账号为“socks”,就可以像攻击者一样通过代理进行网络访问了。
要是遇到更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多级代理,Fuso的桥接模式和级联功能就能发挥作用了。通过设置监听地址和端口,我们可以建立多级的代理连接,逐步深入蓝队的内网。

想要获取工具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拉至文章末尾

我们来提取并讨论上述工具描述中涉及的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点:

1、传输加密技术
    • Fuso这类工具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对传输数据的加密(如RSA、AES),这在红蓝对抗或内网渗透中至关重要。比如,通过加密隧道转发流量,即使被截获也难以破解,类似于用“密码信封”包裹敏感信息。实际场景中,安全人员常利用这类技术绕过流量审计设备,或在护网行动中保护渗透路径的隐蔽性。
2、Fuzzing技术
    • 模糊测试(Fuzzing)通过生成畸形输入探测软件漏洞,是近年攻防演练中的热门技术。例如,针对浏览器或文件解析器的Fuzzing工具能自动化发现缓冲区溢出等漏洞,类似“用随机钥匙试探锁的弱点”。百度智能云的Comate等工具已结合AI提升测试效率,而红队常借此挖掘0day漏洞用于实战
3、入侵检测与动态防御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入侵检测技术(如基于流量异常分析)可类比为“实时监控摄像头”。Furious等工具的自适应防御策略会根据攻击行为动态调整规则,类似“智能防火墙”。这类技术在护网行动中用于识别恶意流量,或在工业控制系统中防止设备劫持
4、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 Fuso的socks5代理支持账号密码认证,这本质是访问控制的一环。无线网络中防假冒攻击的技术(如双向认证)也类似,需验证设备“身份证”合法性。例如,在远程办公场景中,多因素认证能阻止非法终端接入内网,避免数据泄露
5、动态代理与隧道技术
    • Fuso的级联代理和桥接模式属于典型隧道技术,通过多级跳板隐藏真实路径。类似红队常用的C2通道,将攻击流量伪装成合法协议(如HTTP over Websocket)。这种技术在绕过网络隔离策略时尤为关键,比如在金融系统重保期间模拟APT攻击链

下载链接

https://github.com/editso/fuso/

内网穿透之端口转发工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白帽学子):内网穿透之端口转发工具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4月10日22:36:46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内网穿透之端口转发工具https://cn-sec.com/archives/3874198.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