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猎人排行榜潜规则:TOP 1%都在用的数据爬取组合技

admin 2025年3月30日19:38:36评论5 views字数 1952阅读6分30秒阅读模式

 漏洞猎人。

漏洞猎人排行榜潜规则:TOP 1%都在用的数据爬取组合技

看到了,关注一下不吃亏啊,点个赞转发一下啦,WP看不下去的,可以B站搜:标松君,UP主录的打靶视频,欢迎关注。顺便宣传一下星球:重生者安全, 里面每天会不定期更新OSCP知识点,车联网渗透红队以及漏洞挖掘工具等信息分享,欢迎加入;以及想挖SRC逻辑漏洞的朋友,可以私聊。

01

导语

  “为什么同样在挖漏洞,别人月入10万+,你却只能捡漏?”这是许多初入漏洞挖掘领域的新手最困惑的问题。答案可能藏在那些“隐形工具箱”里——TOP 1%的顶尖漏洞猎人,从不会公开谈论他们的数据爬取组合技。今天,我们将揭开这层神秘面纱。

一、漏洞猎人的核心逻辑:数据即弹药

漏洞挖掘的本质是“信息差战争”:

  • 谁掌握更多目标资产数据(域名、API、子站、历史漏洞)

  • 谁能更快发现异常行为(非常规端口、敏感接口、未授权访问)

  • 谁就能在漏洞排行榜上抢占先机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高效、精准、隐蔽的数据爬取能力

二、TOP 1%的三大爬取组合技

1. 动态渲染+指纹伪装:绕过99%的反爬机制

  • 初级玩家:用Python Requests硬刚,结果IP被封到怀疑人生

  • 顶级策略

    • 无头浏览器(Puppeteer/Playwright):模拟真人操作,破解动态加载

    • 指纹混淆工具:随机化浏览器指纹(Canvas、WebGL、User-Agent)

    • IP池轮换:住宅代理+秒级切换,伪装全球真实用户

案例:某SRC榜单常客通过动态渲染技术,3天抓取某大厂全站接口,发现3个高危未授权访问漏洞。

2. 被动嗅探+主动扫描:挖出深网中的“幽灵资产”

  • 传统方案:依赖公开域名扫描,漏掉70%的隐藏入口

  • 高阶组合

    • 流量镜像嗅探:监听目标应用流量,提取未文档化的API和调试接口

    • JS文件深度解析:从前端代码中挖掘测试环境、备份文件路径

    • GitHub监控机器人:实时抓取员工误传的密钥、配置文件

潜规则:某猎人在GitHub发现某公司员工上传的k8s配置,直连内部集群,单漏洞奖金$20,000。

3. 威胁情报+AI筛选:让漏洞自己“跳”出来

  • 普通操作:人工分析数据,效率低下

  • 神级操作

    • 整合第三方漏洞库(CVE、Exploit-DB),建立高危特征库

    • 训练AI模型:自动标记“异常参数”“危险函数调用”

    • 关联历史漏洞链:通过相似代码模式预判0day

真实场景:某团队用NLP分析历史漏洞报告,锁定某OA系统模板引擎,批量挖出17个RCE漏洞。

三、不可触碰的红线:合法与暴利的边界

警告! 以下行为会让你从猎人变猎物:

  • ❌ 绕过robots.txt协议

  • ❌ 攻击未授权目标

  • ❌ 爬取用户隐私数据

  • ❌ 利用漏洞进行勒索

顶级猎人的生存法则

  • 只针对授权测试范围

  • 模糊化敏感信息(即使是在本地存储)

  • 优先选择漏洞赏金平台(HackerOne、补天)接单

四、小白如何快速上手?

  1. 工具包推荐

    • 爬虫框架:Scrapy(Python)、Apify(无代码)

    • 反反爬:Selenium Stealth、Faker库

    • 代理服务:BrightData、Oxylabs

  2. 学习路径

    • 第一阶段:掌握Web基础(HTTP协议、前端调试)

    • 第二阶段:精通至少一门语言(Python/Go)

    • 第三阶段:研究合法漏洞报告(HackerOne披露案例)

结语:漏洞猎人的世界没有“运气”,只有“数据密度”和“技术纵深”。当你看到排行榜上的大神时,他们或许正在用文中某个组合技,悄无声息地锁定下一个目标。

免责声明:

本人所有文章均为技术分享,均用于防御为目的的记录,所有操作均在实验环境下进行,请勿用于其他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第二十七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提供专门用于从事侵入网络、干扰网络正常功能及防护措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和工具;明知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不得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第十二条: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第十三条:  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道玄网安驿站):漏洞猎人排行榜潜规则:TOP 1%都在用的数据爬取组合技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30日19:38:36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漏洞猎人排行榜潜规则:TOP 1%都在用的数据爬取组合技http://cn-sec.com/archives/3899248.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