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设备是指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网络攻击和威胁的硬件和软件工具。在当今数字化世界中,网络安全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保障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信息安全。
下面笔者把目前常用的网络安全设备进行了整理,大家一起看看都有哪些系统。
一、安全通信网络
1.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VPN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为远程用户提供安全的远程访问网络的方式。它可以确保远程用户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得到保护,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2.零信任网络访问(Zero Trust Network Access,ZTNA):零信任代表了新一代的网络安全防护理念,常被用来代替VPN,它的关键在于打破默认的“信任”,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就是“持续验证,永不信任”。默认不信任企业网络内外的任何人、设备和系统,基于身份认证和授权重新构建访问控制的信任基础,从而确保身份可信、设备可信、应用可信和链路可信。基于零信任原则,可以保障办公系统的三个“安全”:终端安全、链路安全和访问控制安全。
二、安全区域边界
1.防火墙(Firewall):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系统,它监控并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潜在的攻击,防火墙主要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通过设置安全规则来允许或阻止数据包的传输,其主要功能包括隔离与保护网络、记录与检测网络活动、防止数据泄露等。
2. Web应用防火墙(WAF):WAF是一种专门针对Web应用的安全防护工具,它主要用于防止外部攻击者对Web应用的攻击,WAF工作在OSI模型的应用层,能够深入检查HTTP/HTTPS流量,识别并防御针对Web应用的攻击,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网页篡改等,WAF通过记录分析黑客攻击样本库及漏洞情况,使用防御设备和前沿技术,构建网站应用级入侵防御系统。
3.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IDS是一种监视和分析网络流量的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和阻止入侵行为。它可以识别异常流量模式和攻击特征,并向管理员发送警报。特点就是记录,不会对攻击行为进行拦截,只能事中检测和事后追查。
4.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IPS):IPS是在IDS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动阻止入侵的功能。与IDS不同,IPS可以实时检测并阻止潜在的攻击,而不仅仅是提供警报。IPS是防火墙的重要补充,如果是防火墙是第一道防线,IPS就是第二道防线。
5.网闸(GAP):网闸是使用带有多种控制功能的固态开关读写介质,连接两个独立主机系统的信息安全设备。由于两个独立的主机系统通过网闸进行隔离,使系统间不存在通信的物理连接、逻辑连接及信息传输协议,不存在依据协议进行的信息交换,而只有以数据文件形式进行的无协议摆渡。因此,网闸从物理上隔离、阻断了对内网具有潜在攻击可能的一切网络连接,使外部攻击者无法直接入侵、攻击或破坏内网,保障了内部主机的安全。
6.抗DDoS设备:抗DDOS设备顾名思义,就是防御DDoS攻击的设备,通常包含三个部分:
(1)检测中心主要负责对流量进行检测,发现流量异常后上报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下发引流策略至清洗中心,指挥清洗中心进行引流清洗。
(2)清洗中心主要负责根据管理中心下发的策略进行引流、并对流量进行清洗(过滤),并把清洗后的正常流量回注,同时将这些动作记录在日志中上报管理中心。
(3)管理中心负责检测中心和清洗中心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以及日志记录和报表呈现,并提供DDoS方案的运营。
7.上网行为管理:部署在互联网边界出口,主要用于控制和规范用户对互联网的使用,包括网页访问过滤、网络应用控制、带宽流量管理、信息收发审计和用户行为分析等功能,以满足企业或家庭对网络使用的安全管理需求。
8.网络准入控制系统(Network Access Control,NAC):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通常部署在安全管理区,旨在确保只有合法、值得信任的终端设备和用户能够接入内部网络。
9.终端检测与响应(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EDR):用于消除电脑病毒、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等计算机威胁的一类软件。杀毒软件通常集成监控识别、病毒扫描和清除、自动升级、主动防御等功能,是计算机防御系统(包含杀毒软件,防火墙,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的查杀程序,入侵预防系统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安全计算环境
1.堡垒机:是一种针对内部运维人员的运维安全审计系统。它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服务器访问权限,提供安全的登录通道和权限控制。堡垒机通过记录所有用户的访问行为,实现运维过程的审计跟踪,确保运维操作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同时,堡垒机还具备账号管理功能,能够集中管理运维人员的账号和密码,提高账号安全性。
2.漏洞扫描设备(Vulnerability Scanner):检查计算机或者网络上可能存在的漏洞点,脆弱点等。它是一类自动检测本地或远程主机安全弱点的程序,能够快速准确的发现扫描目标存在的漏洞并提供给使用者扫描结果。
3.主机安全防护系统:是一种保护计算机主机及其运行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免受攻击、破坏或未经授权访问的措施和技术。常部署在安全管理区,支持轻代理和无代理两种部署模式,主要包括虚拟防火墙、密码破解拦截、异常登录提醒、木马文件检测、高危漏洞检测等安全功能。
4.网站安全监测系统:为用户提供网站漏洞扫描、网页篡改监测、网页挂马监测、黑词/暗链监测、可用性监测、仿冒/钓鱼网站监测、未知资产监测、DDos攻击监测等安全监测服务。
5.移动终端安全管理系统:管理中心部署在安全管理区,客户端部署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对移动终端的集中统一安全管理。主要功能包括移动终端设备管控,身份认证、软件管理、威胁防护等。
6.蜜罐(Honeypot):部署一些作为诱饵的主机,诱使攻击方对蜜罐进行过攻击,对攻击方的攻击行为进行捕捉和分析,了解攻击方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从而增强真实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7.量子加密设备: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KD),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目前市面上成熟的产品较少,技术主要是利用量子原理,进行密钥的生成、明文的混淆加密、密文的还原解密、密文的通信、反窃听等一系列加密技术。
四、安全管理中心
1.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SIEM):SIEM是一种集中管理和分析安全事件和日志的系统。它可以收集来自各种安全设备的日志,并通过分析和报警来检测和响应安全事件。
2.数据防泄露设备(Data Loss Prevention,DLP):DLP是一种用于防止敏感数据泄露的技术。它可以监控数据的传输和使用,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阻止或警告用户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传输或使用敏感数据。
3.日志审计系统(Log Audit System):是用于全面收集企业IT系统中常见的安全设备、网络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系统、主机等设备所产生的日志(包括运行、告警、操作、消息、状态等)并进行存储、监控、审计、分析、报警、响应和报告的系统。
4.数据库审计系统(DBAudit):数据库审计服务,是为了保证单位或者个人核心数据的安全,可针对数据库SQL注入、风险操作等数据库风险操作行为进行记录与告警。
5.态势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SA):能够检测出超过20大类的云上安全风险,包括DDoS攻击、暴力破解、Web攻击、后门木马、僵尸主机、异常行为、漏洞攻击、命令与控制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态势感知可以对攻击事件、威胁告警和攻击源头进行分类统计和综合分析,为用户呈现出全局安全攻击态势。
6.安全运营中心(Security Operations Center,SOC):是一个以IT资产为基础,以业务信息系统为核心,以客户体验为指引,从监控、审计、风险和运维四个维度建立起来的一套可度量的统一业务支撑平台,使得各种用户能够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可用性与性能的监控、配置与事件的分析审计预警、风险与态势的度量与评估、安全运维流程的标准化、例行化和常态化,最终实现业务信息系统的持续安全运营。
7.云原生安全平台(CNAPP):整合CWPP(云工作负载保护)+ CSPM(云安全态势管理)。基于海量威胁数据,利用机器学习为用户提供黑客入侵检测和漏洞风险预警等安全防护服务,主要包括密码破解拦截、异常登录提醒、木马文件查杀、高危漏洞检测等安全功能。采用内嵌的方式而无需外挂部署,充分利用云平台原生的资源和数据优势,可以与用户云资源有效联动,能够解决云计算面临的特有安全问题。
总之,网络安全设备在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网络攻击和未经授权访问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这些设备,组织和个人可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并保护敏感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安全是一个不断演变的领域,攻击者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因此,及时更新和升级网络安全设备,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和实施安全最佳实践,是确保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
如果您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请关注我吧!
建议把公众号“篝火信安”设为星标,否则可能就看不到啦!因为公众号现在只对常读和星标的公众号才能展示大图推送。
操作方法:点击公众号页面右上角的【...】,然后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篝火信安):科普时间 | 常见的网络安全设备有哪些?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