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编译器生成的二进制文件特征(代码结构、元数据、指纹)可能被杀软的静态或动态检测规则匹配。Visual Studio 的构建设置(特别是运行库、编译器优化、链接方式等)会直接影响最终生成的二进制文件的结构、行为特征和依赖关系,而这些都是杀毒软件/EDR 检测的关键依据。
二、本文VS版本
三、基本模式选择
选择“Release”模式,不要使用"Debug"模式
四、常规设置
以下是一些在Visual Studio(VS)中进行免杀设置的相关内容
1、关闭SDL检查
项目属性页→配置属性→C/C++→常规
2、运行库设置
项目属性页→配置属性→C/C++→代码生成(同3、图)
需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多线程(/MT)或多线程DLL(/MD),既取决于目标的CRT环境,部分老的机器上没有CRT环境就需要/MT(自带CRT,但是生成的文件较大);又取决于杀软机制。
3、禁用安全检查(/GS-)
项目属性页→配置属性→C/C++→代码生成
4、关闭生成清单
项目属性页→配置属性→链接器→清单文件
五、其它设置参考
5、去除调试信息
项目属性页→配置属性→链接器→调试
6、关闭清单详细输出
项目属性页→配置属性→清单工具→常规→详细输出→否
7、取消嵌入清单
项目属性页→配置属性→清单工具→输入和输出→嵌入清单→否
8、禁用优化
项目属性页→配置属性→C/C++→优化
9、启用最小重新生成
项目属性页→配置属性→C/C++→代码生成
六、效果展示
下面是一段在Windows系统中创建一个 .lnk 快捷方式的代码
HRESULT CreateLink(LPCWSTR lpszPathObj, LPCWSTR lpszPathLink, LPCWSTR lpszDesc)
{
HRESULT hres;
IShellLinkW* psl;
hres = CoInitialize(NULL);
if (FAILED(hres)) return hres;
hres = CoCreateInstance(CLSID_ShellLink, NULL, CLSCTX_INPROC_SERVER, IID_IShellLinkW, (LPVOID*)&psl);
if (SUCCEEDED(hres)) {
IPersistFile* ppf;
if (!PathFileExistsW(lpszPathObj)) {
wprintf(L"目标文件不存在: %sn", lpszPathObj);
CoUninitialize();
return E_FAIL;
}
psl->SetPath(lpszPathObj);
psl->SetDescription(lpszDesc);
hres = psl->QueryInterface(IID_IPersistFile, (LPVOID*)&ppf);
if (SUCCEEDED(hres)) {
hres = ppf->Save(lpszPathLink, TRUE);
ppf->Release();
} else {
wprintf(L"QueryInterface失败,HRESULT: 0x%08Xn", hres);
}
psl->Release();
} else {
wprintf(L"CoCreateInstance失败,HRESULT: 0x%08Xn", hres);
}
CoUninitialize();
return hres;
}
int main()
{
LPCWSTR lpszPathObj = L"C:\Users\Coriander\Desktop\1.html";
LPCWSTR lpszPathLink = L"C:\Users\Coriander\Desktop\ToolsShortcut.lnk";
LPCWSTR lpszDesc = L"快捷方式测试";
HRESULT hres = CreateLink(lpszPathObj, lpszPathLink, lpszDesc);
if (SUCCEEDED(hres)) {
wprintf(L"✅ 快捷方式创建成功!n");
} else {
wprintf(L"❌ 创建失败,HRESULT: 0x%08Xn", hres);
}
system("pause");
return 0;
}
正常编译好,给360检测,被查杀
修改VS设置:禁用SDL检查
绕过360杀毒!
七、结尾
免杀效果通常受多方面影响,没有哪一种技术或者手段能够通吃,通常需要多种手段结合才能最终实现免杀;其次,实战中面临的环境也不一样,不同的杀软效果也不一样,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本系列文章以技术的实现为主,验证时讲究点到为止,以此表达一项技术的有效性。
参考文章: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仇辉攻防):【免杀】C2免杀技术(二)VS设置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