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晚上cby洗漱时,想起个啥,突然不洗了,冲到客厅,从书包里掏出一张卷子,献宝似地凑到scz面前
cby: 来来来,听我吹牛,这我必须好好吹吹,blahblah
scz: 好啊好啊,赶紧让我膜拜膜拜
cby: (各种眉飞色舞、舌灿莲花)
数学老师让L班、M班做一套图形与几何的卷子,满分100,然后另外有一道附加题,无论对错,都不计入总分。L班没有正卷满分的,M班有4个正卷满分的,cby把附加题也做对了。这道题严格说来,对小学生有一些超纲。我看了cby的卷面,她大概是这样写的,已知…求解…,省略号部分是一些符号化表示,最后求解过程从几何问题转换成纯代数变换,已经毫无难度。过去这些年辅导cby数学时,一直有意识地忽悠她数学问题符号化,卷面允许使用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转换成纯代数变换;即使卷面不允许,回家复盘时也陪着她用新办法再做一次。并不指望这种思维训练立杆见影,但胜在坚持。这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毕竟符号化是抽象的,儿童大脑发育还在进行中;再就是习惯问题,一时半刻从直接上手计算转变成先符号化,确实不习惯。我多次发现cby并不习惯符号化,虽然当你要求她符号化时,她也能比划一二。对此,没有强求,反正碰上和她一起过数学作业时,就整一下,没碰上就拉倒。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直到这张卷子;这是我第一次见到cby在没有外力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式数学问题符号化,整个求解过程清晰、简洁,超乎我的预期。我赶紧一通彩虹P输出,夸得她找不着北,愈发得意。同时我才知道,这不是cby第一次主动这样干了,之前已经有过几次,只不过那些题她认为简单、不值得拿来说,没和我提过而已。这我更加开心,只能说,大脑发育得更多,习惯逐渐形成。但我更开心的是,这姐们愿意凑到你跟前来耍宝、吹牛,这比考试什么的重要得多。我就喜欢她实际不怎么的、但自我感觉良好的宝气样。猖狂的cby开始了她的表演
cby: 智慧树上智慧果
scz: 智慧树下你和我
cby: 是“我和我”,智慧树下我和我,没有你!
scz: 咱俩不是好朋友吗?
cby: (犹豫) 那也没有你
scz: 你看,我对你这么好,blahblah
cby: (无奈) 行吧行吧,本宫允许你在智慧树下待一天,只能待一天
所有的湘妹子,多多少少都有些宝里宝气,这样很好。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青衣十三楼飞花堂):智慧树下没有我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