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认知!
让你看到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另一面!
“网络安全外部攻击面管理通过资产识别与梳理、风险评估与分析、漏洞检测与管理、威胁情报整合与分析以及持续监控与响应等多方面额度协作。”
大家好,我是JUN哥,一个普通的IT牛马,一直在深深思索身边的人、事和物。
最近几年,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接受这种方式。
这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在IT基础设施方面的本地化透肉,由使得企业和组织的网络边界不断拓展,因此,网络安全外部攻击面管理成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防线。
外部攻击面管理是对组织暴露在互联网上的所有可被攻击的资产及相关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置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涵盖多个关键过程环节,以下是暴露面梳理的几个核心技术热点。
01 资产识别与梳理
资产识别与梳理是外部攻击面管理的基础。
企业需要对所有面向外部网络的资产进行全面盘点,不仅包括传统的网站、Web 应用程序、邮件服务器、FTP 服务器,还涵盖云服务资源(如 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 等云平台上的虚拟机、存储桶、API 端点)、物联网设备(如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工业控制设备)以及社交媒体账号、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关联资产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自动化工具和人工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资产的详细信息,如 IP 地址、域名、开放端口、服务类型、软件版本等,绘制出完整的外部资产地图,清晰掌握企业在网络空间中的暴露情况。
以某跨国电商企业为例,其业务涉及全球多个地区,拥有众多网站、移动应用、API 接口以及部署在不同云服务商的服务器。
通过资产识别与梳理,发现部分老旧测试服务器未及时下线,且存在默认账号密码未修改的情况,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都在资产梳理过程中被暴露出来,为后续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明确目标。
02 风险评估与分析
在完成资产识别后,需要对这些资产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
根据资产的重要程度、业务影响、安全漏洞严重程度以及遭受攻击的可能性等因素,对资产进行风险评级。
例如,承载用户核心交易数据的服务器,一旦遭受攻击将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其重要程度和风险等级应被评定为较高;而用于内部员工信息展示的非关键网站,风险等级则相对较低。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利用专业的评估模型,如 CVSS(通用漏洞评分系统)对漏洞进行评分,结合威胁情报,分析当前网络安全态势下各类资产可能面临的攻击类型和频率。
同时,考虑攻击者的能力和动机,预测攻击可能造成的后果,从而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为后续的漏洞修复和防护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03 漏洞检测与管理
漏洞检测是外部攻击面管理的重要环节。
借助自动化的漏洞扫描工具,定期对外部资产进行全面扫描,检测常见的安全漏洞,如 SQL 注入、跨站脚本攻击(XSS)、文件包含漏洞、弱密码等。
同时,结合人工渗透测试,模拟真实的攻击场景,深入挖掘潜在的复杂漏洞和业务逻辑漏洞。
对于检测到的漏洞,建立详细的漏洞管理台账,记录漏洞的类型、位置、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信息。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合理的漏洞修复计划,优先处理高风险漏洞。对于无法立即修复的漏洞,采取临时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防火墙规则、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或入侵防御系统(IPS)进行流量监控和拦截,降低漏洞被利用的风险。
并且持续跟踪漏洞修复进度,定期进行漏洞复测,确保漏洞得到有效解决。
04 威胁情报整合与分析
威胁情报整合与分析能够为外部攻击面管理提供前瞻性的安全防护。
收集来自全球的威胁情报源,包括知名的安全厂商报告、行业安全论坛、政府机构发布的安全通告、暗网监控数据等,获取最新的攻击手法、恶意软件特征、黑客组织活动等信息。
将收集到的威胁情报与企业自身的资产和漏洞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判断企业是否面临特定的安全威胁。
例如,当威胁情报显示某种新型恶意软件正在针对特定版本的 Web 服务器软件进行攻击时,企业可以快速核查自身是否存在该版本的服务器,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遭受攻击。通过持续的威胁情报监测和分析,企业能够提前感知潜在威胁,增强网络安全的主动防御能力。
05 持续监控与响应
|
外部攻击面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进行持续监控与响应。
利用网络流量监控工具、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SIEM),实时监测外部资产的网络活动,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如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数据泄露迹象、异常的流量波动等。
一旦发现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事件的分析、隔离、处置和恢复。
同时,对安全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安全策略和防护措施,不断提升企业应对外部安全威胁的能力。
此外,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外部攻击面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管理策略始终适应企业的安全需求。
06 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外部攻击面管理通过资产识别与梳理、风险评估与分析、漏洞检测与管理、威胁情报整合与分析以及持续监控与响应等多方面内容的协同运作,能够帮助企业全面掌握外部攻击面情况,有效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保障企业网络和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笔者从上述多维度介绍了外部攻击面管理内容,若你想了解某部分内容的具体实践案例,或探讨相关技术工具,欢迎随时留言和讨论,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End-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素材均来自互联网,仅为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注,在看,转发,设为星标★
与你一起分享网络安全职场故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君说安全):网络安全行业,如何开展外部攻击面管理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