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扬州小混混,既不会武功也不懂兵法,却凭着溜须拍马、钻营算计,一路混到一等公。
反观那些身怀绝技的大侠,陈近南死于内斗,归辛树夫妇误杀康熙侍卫被满门抄斩,连武功天下第一的扫地僧,最后也只是躲在藏经阁里当隐形人。
这场景是否感觉很熟悉?现在的网络安全行业,真正埋头研究漏洞的技术人才越来越少,反倒是一群 "韦小宝式" 的人物吃得开。
他们可能连代码都写不明白,却擅长在酒桌上吹嘘 "搞定了某大厂安全项目",靠着 PPT 和关系网拿下百万预算。
有位做了十年逆向工程的老哥子跟我说,前几年他发现某支付平台的致命漏洞,上报后只拿到几百块钱奖金。
而公司新来的市场经理,凭着这个漏洞写了篇 "某支付巨头安全防线固若金汤" 公司推文,居然拿了几千块钱绩效。
更讽刺的是,那篇推文中吹嘘的 "防护技术",其实就是这位老哥提交的漏洞补丁建议。
这就是现在的困境:技术人才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而韦小宝式的“鬼才”却混的风生水起。
一些客户宁愿请这些"安全专家" 做场培训,也不愿掏几万块奖励给发现漏洞的技术员。
部分企业老板开口闭口谈 "合规",却连 SQL 注入和 XSS 攻击都分不清,反而觉得能把合规报告做得漂亮的人更重要。
韦小宝能成功,是因为康熙需要这样的人来处理那些 "摆不上台面" 的事。但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终究还得靠施琅这样能打硬仗的将军。
网络安全也是如此,当真正的技术高手都心寒转行,或者被迫“财源”,剩下一群 "韦小宝" 在互相吹捧时,我们的数字防线,恐怕就真成了纸糊的灯笼。
前阵子某车企数据泄露,损失过亿。事后调查发现,其实三个月前就有白帽黑客提交了漏洞报告,只是被安全部门当成 "小问题" 压在了箱底。
负责对接的安全经理,当时正忙着准备给领导做 "数据安全合规成果汇报" 的 PPT。
这让我想起韦小宝带兵攻打雅克萨城时的场景:他对着地图胡乱指挥,把大炮都架在了根本打不到敌人的山坡上。
幸好有真正懂军事的赵良栋在背后悄悄调整炮位,才勉强打赢了这仗,挽救了韦小宝。
可现实中,我们未必每次都有赵良栋这样的人来兜底;现实中就有领导要求咱门顾全大局,要以和谐为重,否则就是......
或许有人说,现在是商业社会,懂经营懂关系也是本事。但网络安全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本质是技术对抗,是人与人的对抗。
就像韦小宝永远练不成绝世武功,那些靠钻营上位的 "安全专家",在真正的网络攻击面前,终究是花架子。
在网络安全的战场上,没有真本事的 "韦小宝们" 或许能在酒局和会议上风光无限,但当网络攻击的硝烟真正燃起,他们华丽的 PPT 和漂亮的合规报告,根本无法抵御黑客的锋利剑刃。
当行业的评价体系开始向 "韦小宝们" 倾斜,当发现 0day 漏洞的技术员不如会搞公关的市场专员值钱,当企业宁愿花高价买合规证书也不愿投入研发,我们失去的可能不只是技术人才,更是整个网络世界的安全感。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畸形生态正在形成恶性循环。
"韦小宝们"占据高位后,继续提拔同类,挤压真正技术人才的上升空间,让踏实钻研的土壤愈发贫瘠。
长此以往,当数字世界的危机真正爆发,我们恐怕连临时拼凑出一支"技术赵良栋"队伍的机会都没有。
武侠世界里,韦小宝尚有江湖道义与兄弟情义作为行事底线,可网络安全圈的 “韦小宝们”,却将利益至上奉为圭臬。
他们深谙职场生存法则,却唯独忘记了,网络安全防线容不得半点虚假与敷衍。
陈近南临死前对韦小宝说:"小宝,你这小子虽然滑头,但好在心底不坏,以后要好好做事。"
可惜现实里,太多 "韦小宝" 连这点底线都没有。他们把客户的漏洞当成谈资,用技术人员的成果给自己贴金,甚至在漏洞被黑客利用后,还能振振有词地辩解 "这是不可抗力"。
他们眼中只有利益的博弈,却漠视网络安全的本质是守护数据与信息的生命线,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正在为整个行业埋下巨大的隐患。
不知道等到哪天,当网络世界真的遭遇 "鳌拜式" 的致命攻击时,我们还能不能找到像陈近南那样愿意站出来的技术高手?
那时,没有溜须拍马的机会,没有华丽的PPT可以粉饰太平,唯有真正掌握攻防技术、熟悉漏洞原理的硬核人才,才能像陈近南般以命相搏,撕开黑客的攻势。
可如今行业的不良生态,正在一点点消磨这些技术高手的热情与信念,当他们彻底失望离场,我们拿什么去抵挡那必将到来的惊涛骇浪?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君说安全):网络安全行业,不能以消亡技术型人才为代价来成就韦小宝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