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23年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上云率将超过60%:
云,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的基础设施。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各大国资银行而言,探索新一轮业务增长可能性,提升业务便利性,给用户更简单、更快速的交易流程,更多元的线上服务,是业务需要探寻和发展的方向。
云技术,提供给了他们创新的土壤。
合作阿里云的这位银行客户,尝试在公有云上搭建首个云上”大卖场“,提供各类生活消费品、服务等20余万种商品,由商城直接和供应商进行对接,免去了中间商差价,让会员们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优质的商品。该业务快速从试点地方推广到全国,目前会员数激增至千万,极大提升了用户粘性。
而安全,是这一切业务创新的背后的奠基石。
客户关键词
国内知名储蓄银行
数万台云上主机
千万级会员用户
云上商城的「十面埋伏」
交易场景中的业务风险:
商城业务最核心的业务就是交易,当我们模拟顾客在线上场景中进行交易的全流程,会发现多处隐藏着的安全风险:
账户开户:是否存在身份证盗用、盗刷等情况;
用户登录:是否为用户本人登录,账户是否被劫持,是否有可疑操作;
大促活动:活动中是否存在可被利用的漏洞,如果被黑产薅羊毛,不仅会给业务带去巨大的损失,还会影响正常用户的体验。该客户在去年双十一大促期间曾经推出过1元购活动,由于营销风控不到位,被黑产薅取数十万资产。
交易成单:商场需要提供完善的担保系统,确认不会出现商家携款潜逃或者买家收货不付款情况;
访问中的API风险:
对于云上商城业务,主要存在两大风险:
由API漏洞导致的非法调用:攻击者可以利用API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如缺少身份认证、水平越权漏洞、垂直越权漏洞等)使用非POST的请求方式、Cookie传输密码等操作登录接口,实现API的非法调用,产生用户信息泄漏和内部系统被攻入的风险。
网络爬虫通过API爬取大量数据:BOT攻击的特点是在短时间内爬取到目标应用上所有的数据,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护,交易过程中的商品信息,用户个人信息、交易信息、账户信息等存在泄漏的风险,不仅有可能违反即将实行的数据安全保护法,还会给会员带去糟糕的体验。
基础平台风险:
阿里云安全的「诺亚方舟」
针对客户遭遇的及云上商场面临的通识性业务问题,阿里云安全结合现有的产品和安全实践,一一解决云上商城在交易场景下、流量风险中和基础平台上遭遇的安全问题。
(阿里云业务安全风控架构图)
01
危机四伏的业务
(三大反欺诈场景)
针对这三大反欺诈场景,阿里云提供以下几大安全能力:
身份/设备冒伪识别:
通过交叉比对用户的各类信息,例如用户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数据,结合移动场景下可获取的地点、GPS、电话设备、Wi-Fi等,对用户进行「身份锁死」。
(用户核身流程图)
运营欺诈行为识别:
(运营欺诈风险全链路管控)
通过多种算法,全面覆盖营销流程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
● 设备风险:通过设备指纹、模拟器检测、机刷检测,及人机模型分析等能力,可以有效防垃圾注册、暴力破解、登录撞库等问题,让接入客户立享支付宝级别的识别能力;
● 注册风险:根据设备Token、手机邮箱、IP地址等信息,结合阿里积累多年的黑产情报、位置网络、注册行为模型等,有效提升整体账户质量;
● 营销风险识别:阿里云历经多年上万场营销活动考验,通过用户的身份维度信息、设备维度信息、环境维度信息、行为维度信息及关系维度信息,能有效识别活动作弊、羊毛党等业务风险,让客户可以放心开展各类活动大促。
(营销风险全链路管控)
信用反欺诈行为识别:
阿里云基于用户行为日志,通过比对其登录、支付、交易等行为序列,操作行为习惯、环境、设备、地理位置等行为习惯,资金网络、社会网络等关系网络信息,有效识别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逃单、恶意退款、无法履约等风险用户。
对于业务风控安全而言,重点需要考虑四大方面的能力。厂商的:
数据储备是否丰富
数据技术是否成熟
场景经验是否全面
阿里云安全在这四大方面都做到了业内顶尖
从数据储备来说
多年的黑产对抗经验给阿里带来了百亿级别的设备画像积累;
从数据技术而言
无论是聚类算法、团伙模型,还是行为序列检测、UEBA.....阿里云强大的算法库都提供支持;
从场景经验来看
阿里强大的生态体系,使得云安全在金融支付、电商营销、在线交易、刷单羊毛、金融欺诈、借贷、银行卡、保险等等场景均有最佳实践落地,提供给客户多种可选场景;
从平台计算引擎来看
阿里云的大数据平台、风控引擎平台、图计算引擎等等平台,提供给客户强大的可视化和便捷的操作平台,快速构建自己的风控体系与能力。
阿里还将在每一次的大促活动中,不断提升和磨炼自己的核心能力。
02
访问中的API风险:
● API漏洞管理:
阿里云Web应用防火墙(WAF)中集成了API安全防控方案,能实现主动发现老旧、缺乏鉴权、数据过度暴露、敏感信息泄漏等风险的API接口
● BOT爬虫管理
03
基础平台安全:
对于所有上云客户而言,即可获得可信的计算环境、数据默认加密、持续动态验证、密钥天极轮转等能力。此外,阿里云的10条产品线50款产品已经具备522项核心安全能力,已经提供给了客户较高的安全水位,构建了一个安全的平台架构。
在此之上,阿里云通过云安全中心、云防火墙、DDoS等基础安全产品,帮助云上用户全面防护主机侧、流量侧所遭遇的攻击和漏洞,帮助用户实现云上安全防护。
04
安全服务支持:
阿里云安全有一支由安全专家组件起来的团队,一方面在客户上云初期配合客户,协助其熟悉云上产品操作,并提供后期专业指导;另一方面在重大活动期间,提供给客户7*24小时的人员值守,进行应急处置、攻击溯源等服务,确保客户对云上安全状况清晰可视。
客户价值
-
通过部署业务风控等产品,提升了客户在电子场景下的风控能力,助力其达成两年内业务增长数十倍,用户数破千万的佳绩;
-
“阿里同款”的营销反欺诈能力,强化了顾客和黑产对抗能力,帮助客户有效识别上万黑产账号;
-
安全服务团队在重要活动期间,保护用户业务安全,保证云上零攻破。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阿里云安全):云上“大卖场”——从0→1安全实现业务创新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