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admin 2021年10月18日04:01:41评论89 views字数 2055阅读6分51秒阅读模式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我们无法阻止别人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去作恶,那就从源头掐断犯罪之机,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10月17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网络安全“顶级盛会”——2021年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陕西西安盛大闭幕。


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但是,隐私泄露问题,一直以来是屡禁不绝。垃圾短信短信满天飞、用户信息被泄露、莫名其妙被自动关注等等,当我们在网上畅游时,无数双眼睛在暗处觊觎着我们的个人信息。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前所未有的透明。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三级危害:骚扰之“恶”


叮铃铃——


“喂,您好?”


“x先生/女士,您好,您最近需要买房吗?我们是xx,现在正在做活动……”

“x先生/女士,您好,我们是xx保险的,我们近期有一款新的产品,给您介绍一下……”

“x先生/女士,您好,我们是xx银行的,请问您需要办理信用卡吗……”


……


诸如此类,拉黑无用,不胜其烦。


骚扰电话不知在何时已成为公众的共性烦恼,接二连三,几乎全年无休。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看了房,就会有一堆购房推销的电话;买了车,就会有一堆推销车险的电话;过个节,就会有一堆商场活动的电话;在线购物,就会有一堆信用卡推销的电话;甚至生了娃,都会有一堆推销母婴服务的电话……


对方不仅开口能叫出你的全名,甚至手机号、家庭住址、房子大小都一清二楚,细思极恐。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二级危害:诈骗之“恶”


2017年4月20日,某公安分局民警小A向记者展示了一条诈骗信息:


“A某某,我是公安部打拐办的B某某,以后我们单位用钉钉软件沟通协作,请您尽快下载使用http://tb.cn/CkGGJex……投诉电话0571-8815……”


经查,信息中的网站其实是一个木马网站,而所谓的投诉电话也是诈骗电话,但信息中提到的部门及人员却是真实的,诈骗分子所获信息的精确度已经十分惊人了。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图源:中青在线


不久前,福韵君某女性粉丝刚刚生完“二胎”,在家恢复期间,接到自称“财政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生二孩有补贴”。幸好该粉丝平时有关注相关新闻,且由于不确定来向福韵君求证,因而未受其害。


但复盘整个诈骗过程,能够将信息具体到人名、家庭地址、身份信息、工作单位,甚至到刚生完孩子,可想而知有多么精准。


诈骗之恶,造成的悲剧更是历历在目。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而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早在2018年,中国银联就利用大数据分析向社会发布过安全提醒:电信诈骗案、盗窃银行卡、非法套现、冒用他人银行卡、网络消费诈骗形势严峻,其中超过90%都是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引致,已成为犯罪主要源头。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持精准信息的诈骗团伙们,手段愈发高端、隐匿、真实,愈发的防不胜防,令人担忧。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一级危害:盗用之“恶”



QQ、微信被盗用,向好友骗取钱财;

身份证被盗用,名下数十家非法公司;

个人信息被盗用,出现在各种相亲网站;

……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更有甚者,甚至会背负案底而不自知。2018年,北京市民W先生办理暂住证,结果发现自己被记录“有抢劫罪案底”,经调查发现,W先生的身份信息在7年前被朋友盗用,从而无端背负了罪名。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这些你可能只在网络上看过的社会新闻,每一件都来源于现实,而且绝不是小概率事件。


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在“裸奔”,谁也无法百分百肯定,“锅”永远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只要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一日不除,公民信息安全的隐患就一直存在。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特技危害:谋害之“恶”


事实上,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信息泄露带来的危险一般都是生活烦恼、财产损失、名誉损失等等,但实际上,罪恶永远超出你的想象。


2014年,无业男子韩某携带刀具窜至南昌市一小区内,以送快递为名骗得女子胡某打开房门后,持刀强行闯入室内,当场抢得现金2000元。韩某又要求与其发生性关系。危急之下,胡某拼命挣扎并大声呼救,韩某这才放弃。


而上述案件中的韩某就是通过胡某丢弃的快递盒上的信息获知了胡某的住址、生活作息、习惯等等。

无独有偶,2018年,湖北襄阳市李女士遭遇了入室抢劫,险些被对方掐死,而实施暴行的人,正是她的微信好友张某。

经调查,由于李女士做微商生意,因此长期在朋友圈晒订单炫富,引得了张某的注意。而李女士的朋友圈内容无意中泄露了自己的家庭住址等一系列个人信息,张某因此推断出李女士的家庭情况和日常作息时间,从而实施了犯罪。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没有一种犯罪是可以轻视的。


可能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个人信息泄露已经成为常态,虽然细思极恐,但现实无伤大雅,但其实那只是更大的“恶意”还未“光临”。

 

古人常道“害人之心不可有”,我们约束了自己,却无法阻拦别人的“恶意”,所以更要“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无法阻止别人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去作恶,那就从源头掐断犯罪之机,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个人信息。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END


本篇文章为福韵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封面来源:凤凰网科技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福韵 网络情报研究):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10月18日04:01:41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信息泄露之“恶”,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https://cn-sec.com/archives/586914.html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