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行各业的上云进程都在被加快,企业面临的商业环境更加复杂,传统机房+私有云+公有云+跨云+跨地域+……的复杂场景比比皆是。由于云计算打破了虚拟现实的安全边界,从主机入手观察工作负载(workload)安全变得重要。
如同2020年的打开方式,主机安全产品也像是个盲盒,你永远不知道开出来的是有限的信息堆叠,还是更贴合业务的解决方案。
IT资产的发现和管理一直是个难题,据统计,拥有1000名以上的员工或者1000台设备以上的企业,大约有10%-15%的设备不知道归属。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让传统封闭的IT环境不复存在,几乎所有企业都存在IT资产的灰色地带:
-
无主资产
-
没人知道的IP
-
不知道谁创建的账号
-
没必要开放的服务、端口
-
已知资产上的未知版本程序
-
不能及时跟踪的异常变更
-
……
基于探针(Agent)的内部视角是管理主机资产的最佳方式,全盘梳理企业在多个网络环境中的资产后,借助探针的实时监测能力,即可掌握资产的动态变化,洞悉主机上的暴露面及入侵行为等,从而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资产发现的全面性、动态感知能力,以及能否与业务关联管理成了判断这份“资产清单”是否有用的重要标准。牧云(CloudWalker)在不持续消耗网络负载的情况下,综合利用指纹识别、持续监测、CMDB、资产表、手工录入等手段,全面发现当前混合环境下宿主机、容器、虚拟化等多样化资产,实时上报资产变动情况,同时整合IT资产属性和管理属性,基于业务场景建立动态和持续的管理机制,让安全职责落实到人。
在发现资产后,企业对主机进行全面的脆弱性评估并及时修复,能有效减少资产风险暴露面。据CIS安全控制报告指出,仅采用包括软硬件资产库存与控制和持续漏洞管理在内的5条控制措施即能阻止85%的攻击。面对安全产品扫描出的漏洞,安全运维人员往往希望系统能进一步评估严重程度,同时提供修复建议,但现实却常常是漏洞一大堆,建议全无,下一步的安全往往需要安全运维人员凭借经验、感觉来确定漏洞修复加固的先后顺序和步骤。
牧云(CloudWalker)从漏洞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入手,将漏洞做到分层分级管理,其关联资产版本库、漏洞库、利用情报库、修复信息库等多源安全数据,不仅能全面及时地发现主机上的脆弱性,而且能根据长亭多年漏洞管理经验,基于业务场景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综合分析,快速抓取关键问题,提供关键修复路径。
攻防对抗是永恒的话题,主机是攻击者的最终目标,在主机上检测入侵行为可谓是系统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与此同时,主机上的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据2019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指出,我国境内感染计算机恶意程序的主机数量为581.88万台,位于境外的约5.6万个计算机恶意程序控制服务器控制了我国境内约552万台主机。
长亭秉持着对智能安全的深入思考,深耕攻防领域,在面对强攻防场景时,从本质上理解攻击的特性并将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算法。在入侵检测方面,牧云(CloudWalker)在引入文本特征和语法特征的同时,加入数据流特征检测引擎,同时结合语义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多种检测引擎交叉验证,采用定时轮询和动态触发两种模式,大大提升了WebShell检测、反弹Shell检测等核心检测能力,自动实时发现入侵行为。
牧云(CloudWalker)主机安全管理平台在庞杂的混合云环境下,从主机内部视角观察网络安全,基于Agent对主机进行深度安全检测和多维分析管理,以主机资产安全为核心、以安全事件为驱动,在不影响用户业务前提下,及时发现主机层面的攻击行为,有效保障系统安全。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