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赵瑞罡,北京互联网法院田涵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也带来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人...
【打印遗嘱见证的现状检视与完善建议】
随着电脑的普及,打印遗嘱越来越常见。原继承法并未规定打印遗嘱,实践中在认定打印遗嘱效力时意见不一,认识分歧导致了不同裁判结果的发生。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对此进行了回应:“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
【电子合同也受法律保护】
电子合同可以界定为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持续扩张,发生在电商平台的合同纠...
论坛·原创 | 《民法典》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分析
扫码订阅《中国信息安全》杂志权威刊物 重要平台 关键渠道邮发代号 2-786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书记/法学院副教授 蒋燕玲 ...
观点 | “个人隐私”不可侵扰
扫码订阅《中国信息安全》杂志权威刊物 重要平台 关键渠道邮发代号 2-786当前,一些推销电话、广告短信、垃圾邮件等,侵扰着人们的生活安宁和私人空间。这背后,是个人信息的泄露以及对隐私权的侵害问题。对...
实证主义视角:《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条款解读与落实
作者 | 董宏伟 苗运卫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法典》中的人格权编突出展示现代科技发展下的以...
前沿 | 民法典对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保护
导语 民法典独创性地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明确区分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闪烁着新时代民法典人文关怀的光辉,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文结合数字经济时代人们对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迫切需求,阐述民法典...
一周安全头条(20200608-06014)
行业动态 民法典 个人信息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即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中明确规定:患者的个人信息纳入医疗机构保密范围,未经患者同意公开病例资料的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一周安全头条(20200608-06014)
行业动态 民法典 个人信息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称:民法典)即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中明确规定:患者的个人信息纳入医疗机构保密范围,未经患者同意公开病例资料的应该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