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法院报,作者: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赵瑞罡,北京互联网法院田涵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也带来难以预知的各种风险和复杂挑战。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人...
深度分析 | AI数字人应用的主要风险及合规要点
前 言AI数字人的生产效率和智能交互水平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大幅提升,从而使AI数字人能够更广泛地服务于各行各业1。而伴随AI数字人市场规模的扩大,数字人应用相关的合规风险也成为了业内备...
老烦读《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之五
非官方不专业版版权所有,转发请注明出处5.2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这里特...
老烦读《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之一
本文观点纯属个人,非官方不专业版1.背景概述1.1管理目标《条例》第一条描述管理主体思想,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促进网络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
《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敏感个人信息识别指南》全文解读
2024年9月18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敏感个人信息识别指南》(以下简称《识别指南》)。《识别指南》旨在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等...
敏感个人信息的识别指引:网安标准实践指南新出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本文系由自研AI助理应用生成,经律师审校)2024年9月18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发布了《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敏感个人信息识别指南》(TC260-PG-202...
学法懂法,依法保护自己:个保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的整理
本文主要通过学习《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标准,并进行对关键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进行整理,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开展收集、存储、使用、共享、转让、公开披露、删除等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和安全要求...
研究 | 个人行踪轨迹信息的识别要素及保护途径
文 |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黄旭东 解小雅据报道,犯罪嫌疑人刘某通过一款App,付费后定位被害者的行踪轨迹信息,进而利用该信息实施犯罪行为。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个人行踪轨迹的“可...
隐私保护知多少
1前言国内安全工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不同领域均有相关文件指导安全工作。其中与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相关性较强的有:民事领域通过了《民法典》;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具有《网络安全法》、等保2.0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