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网络安全挑战。APT攻击的常态化和网络边界的模糊化,使得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背景下,零信任安全模型以其“从不信任,始终验证”的核心理念,成为了企业网络安全的新宠。本文将探讨零信任安全模型在企业IT变革中的应用,以及网络安全工程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面临的挑战。
APT攻击成为常态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APT(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已成为网络安全的新常态。这类攻击通常由有组织的团体发起,目的是长期潜伏在目标网络中,悄无声息地窃取敏感数据。面对这种复杂且隐蔽的威胁,中国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和构建其网络安全架构。
零信任模型的核心在于不自动信任任何用户、设备或网络,无论它们是否位于企业网络边界之内。实施零信任模型,网络安全工程师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同时也需要掌握一系列技能。包括Web应用安全、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数据隐私保护、渗透测试等,同时,对法规遵从与合规性的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边界消失成为必然
在云计算和移动办公的推动下,企业网络边界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基于边界的防御策略已经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因为攻击者可以轻易绕过静态的边界防线。零信任模型应运而生,它强调在授权任何访问之前,必须对所有请求进行验证,无论它们来自网络的内部还是外部。
零信任安全的核心理念与架构
零信任安全模型的核心在于“以身份为基石、业务安全访问、持续信任评估、动态访问控制”。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身份管理和访问控制平台,确保所有访问请求都经过严格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此外,企业还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多因子认证、行为分析、机器学习等,来实现对用户行为的持续监控和信任评估。
在实施零信任模型的过程中,将面临的问题:
-
身份和访问管理的复杂性:随着远程工作和自带设备(BYOD)的普及,管理的身份和设备数量激增,增加了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的复杂性。
-
网络攻击的快速响应:云化资源的集中管理使得一旦云端主机受到攻击,攻击难以快速闭环。
-
安全与业务体验的平衡:传统的安全措施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如频繁的认证和复杂的安全策略。
-
终端安全和合规性: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和分散性使得终端安全和合规性管理变得复杂。
-
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测和响应:企业需要实时监测安全事件并快速响应。
在实际工作中,零信任安全体系的实施需要企业从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和部署。网络安全工程师需要掌握一系列技能,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和系统管理、编程能力、安全产品知识、安全协议、数据分析、逆向工程、身份和访问管理、信任评估、访问控制、安全架构设计、沟通和团队合作、持续学习等。这些技能对于构建和维护一个灵活、安全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
【CZTP零信任专家认证】
两次考试机会,确保您无忧备考!
超实惠价格,只为打造卓越口碑!
-
专业课程: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覆盖零信任模型的每个细节。
-
实战演练:通过模拟考试和实操练习,让您在真实环境中磨练技能。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安全牛课堂):企业IT变革下的零信任安全体系建设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