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测评中的帕累托定律

admin 2024年10月21日17:20:49评论24 views字数 1400阅读4分40秒阅读模式

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定律核心思想是: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少的投入可以获得多的产出,小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成绩。

在等保测评工作中,也可以用帕累托吗?难道不是要每个测评项都均分精力都过一遍吗?

最近作为第三方陪同甲方跟了几组等保测评,发现测评师A很累,每一个测评点细节都会看,从早上9点一直测评到下午5点,我站在那边都快睡着了。测评师B不会看每个细节,只会看重要的细节,从9点半测到下午4点也就收工了。

举个测应用的简单例子:

应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身份标识具有唯一性,身份鉴别信息具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

测评师A:

1、先看看登录界面,让操作人员尝试注册一个已有的账号,是否能够注册成功,或者看看数据库中用户ID是否唯一;

2、不登录的情况下,访问功能链接,看看是否能够访问,看看身份鉴别信息是否被绕过;

3、查看口令复杂度模块,看看密码策略是否设置合理;

4、询问密码是否定期更换,多久更换一次;

测评师B:

系统管理员打开密码复杂度模块界面,扫了几眼,记录了信息,就结束了。

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应配置并启用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相关措施

测评师A:

1、先询问系统管理员,看看登录失败多少次,锁定多少分钟;

2、然后自己再让系统管理员试试,是不是如描述所示;

3、询问系统管理员,了解用户登录后长时间没有进行操作时系统会话的结束时间;

4、询问系统管理员,系统在等待用户输入登录凭证(如用户名和密码)或完成其他身份验证步骤(如双因素认证)时,如果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响应,系统是否会自动断开连接。

测评师B:

在查密码复杂度的时候,顺便问一下系统管理员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小本本记录一下就O了

一天下来,看到测评师B如此不动声色但迅捷的完成了测评,我忍不住问:“我看你好像没有测身份鉴别唯一性?然后有些机房的测评项好像也没去看。” B师傅回答:“是的,那些没细问的一般都是符合的,比如我测机房,我不会一条条都看,我会重点关注门禁、防盗报警、标识、防火、温湿度、市电和UPS。如果在市区办公大楼里的机房,我不会专门问诸如这些“机房场地所在的的建筑物要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之,我测的每个项都是挑里面重要的点和一些不符测的。一些显而易见符合的,就不去一个个问,或者抠死理去要证明材料啦。

B师的回答顿时让我想起了帕累托定律,这个定律我是知道的,但是我却往往不会运用到工作中。如果让我来测评,不知道是之前为了考试拿分带来的烙印还是什么,我感觉我会有一个惯性按照测评师A的方式“严谨认真”的一条条去扣着标准测。我自己累得够呛,也并不会带来各方的满意。我还常常会陷入一些难以评判的测评细节中无法自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查证。而这些查证的细节并不是帕累托中那20%重要的东西。

然后,我又联想到自己的其他习惯,学习时,我也喜欢扣知识细节。就拿CISSP学习来说吧,我一般会每一章每个字都看,慢慢的就在字的海洋中迷失了方向,每天看着读了很多字,但是能力提升却很缓慢。

希望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时时能想到帕累托,加强这个意识去评估做事的投入度。

大家觉得等保测评中,是帕累托好还是不帕累托好呢?请留言,如果希望进一步讨论,可以加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看到加群方式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透明魔方):等保测评中的帕累托定律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10月21日17:20:49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等保测评中的帕累托定律https://cn-sec.com/archives/3295894.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