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架构与流程设计
-
指挥部组建 -
设立领导小组、综合研判组、防护监测组、应急处置组。 -
明确角色分工:领导小组负责全局指挥,综合组负责方案制定和漏洞排查,监测组负责实时流量分析,应急组负责攻击处置。
-
-
标准化流程文档 -
制定《护网防护方案》《应急响应流程》《安全事件闭环模板》等。 -
建立资产分布图、漏洞修复跟踪表、威胁情报联动机制。
-
资产梳理与暴露面收敛
-
互联网资产发现 -
扫描域名/IP,检测开放端口、服务指纹、暗网信息泄露。 -
识别高危服务(如SSH、RDP)并限制访问IP范围。
-
-
内网资产画像 -
梳理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中间件等资产清单。 -
检查云资源(COS、AK密钥)配置合规性。
-
风险评估与漏洞管理
-
漏洞扫描与渗透测试 -
使用工具(如AWVS、Nmap)扫描Web、主机、网络设备漏洞。 -
模拟攻击场景:SQL注入、XSS、弱口令爆破、供应链攻击。
-
-
基线检查
安全加固与防护优化
-
网络架构加固 -
优化防火墙策略,启用白名单机制,关闭非必要高危端口。 -
部署蜜罐诱导攻击者,记录攻击行为用于溯源。
-
-
安全产品联动 -
配置抗DDoS、WAF、主机安全(CWPP)、云堡垒机等防护策略。 -
验证安全设备告警有效性,调整误报规则。
-
监测响应与应急演练
-
7×24值守监测 -
实时分析安全设备告警,结合威胁情报(如黑灰产IP库)快速处置。 -
使用御界、天幕等工具进行流量分析和攻击阻断。
-
-
应急演练与溯源 -
模拟勒索病毒、网站篡改等场景进行红蓝对抗。 -
通过日志审计、沙箱取证追踪攻击源头。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吉祥快学网络安全吧):护网主防照着这份清单执行,红队只能等着下课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