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克农身边的日子

admin 2025年4月8日20:44:11评论7 views字数 3609阅读12分1秒阅读模式

看了一本好书,《在李克农身边的日子》,作者用的名字是朱正明,不知算是第几个名字。此书非常朴实地回忆了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的敌后地下工作,即便今日读来,仍觉身临其境般地紧张。书中内容随便拣一段出来,都可以是一段剧本,拍成影视剧毫无障碍;再对比后来的那些谍战剧,扯淡指数太高。作者写书时,应该是出于长期的职业习惯,不该细写的仍未细写,过了六十年,仍然收着劲儿。书中内容完美贴合四个字,誓言无声。向这条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在李克农身边的日子

7天有效的临时下载链接

https://gofile.io/d/V5o1Bz

P53 后来,我被调到城外深山沟里的军委二局去工作,离开了保安城。西安事变后,伍修权同志被调到西安去工作了,从此没有再见到他。解放后,我调到北京工作。直到1987年7月1日,我参加人民大会堂离休老干部联欢会,在大厅旁的走道上,忽然遇见当年的我的第一位科长伍修权同志,有个警卫员陪着他。50年前,清秀活泼的科长同志,今天已经成为一位步履沉重而又缓慢的老领导干部,但看上去,他的身体还很健康。他们在人群中慢慢地向二楼走去,他没有看见我,即使看见我,他也决不会认得当年他科里的这个唯一的科员了,因为我也已白发满头了。我想赶上去问候他,同伴说不必多事了,不要去打扰他享受这晚会的欢乐了。我略一迟疑,伍修权在人群中不见了,可能上楼去了。我心里暗暗祝愿他健康长寿!

P55 记得我们在外交部住下几天后,李克农就亲自向周天宝(党员)、江如椿和我三人调查徐XX在上海地下工作期间的严重违纪问题。当时陈XX被调到福建去工作,徐XX利用职权,以住机关为名,将陈XX的妻子XXX强占为妻。李克农很严肃地对我们说,你们必须如实汇报,不要包庇,也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们没想到,组织上这样快这样严肃地追查此事,说明党对党员道德败坏事件的态度是极为严肃的。我起初不知此事,1936年由北方回到上海后才知道一些情况,我反对这种恶劣行为,对李克农的要求,当然照办。我将自己所知道和听到的情况,如实地写了书面汇报,交给了李克农。

P91 1938年3月29日,国民党在汉口召开临时代表大会,通过了《组织国民参政会案》,其后就开展推选国民参政员的运动,一时搞得热火朝天。上海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积极活动,为了当选,他已倾向国民党,说了不少讨好国民党的话,对共产党的态度也变了。因此,最后幸而当选为参政员。李克农曾经告诉我说,“七·七”抗战后,章乃器到浙江黄绍竑处当了财政部长,脱离了救国会,态度逐渐变化,CC送给他一个18岁的美女(现在忘了她的姓名),从此控制了他的行动,任何人不经她的许可休想见到章乃器。他还经常喜欢自夸当年在上海每次演讲时的“英雄功绩”,说什么我演讲时听众最多,连礼堂外面都挤满了人,谁也没有我的群众多。有一次,我同陈家康谈到此事。陈家康说,他也不想想,当年没有我们党的发动和号召,他能有那么多的听众吗?我们相视而笑。

P93 普海春饭庄招待会的事情,启发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我到办事处去时,如果不是急事要抢时间,同时为了节省车钱,我都是安步当车,走到那里去,还可看看沿路情况。我每次经过德租界时,马路旁有一座花园大洋房,前面是大铁门和配有矮铁的围墙,院里长满参天大树,形成一道浓荫屏障。大树下面是一条水泥甬道通向内部,浓荫间掩映着粉墙玻璃窗和红瓦屋顶,显然有好几座西式洋房簇立在一起,看上去必定是高官府邸或富豪住宅。但在这里进出来去的,不是穿短衣的中年的形如娘姨仆役之类的妇人,就是穿华丽旗袍或西式服装的妙龄女子,她们看上去不像小姐、少奶奶,可也不像娼妓之流,更奇怪的是从来不见有老爷少爷和普通男子出入,也没有漂亮的汽车进出。哪里有这样的达官富翁的住宅公馆的?我看了好生奇怪,又不便自己闯进去调查一番,于是我把这个疑团告诉了李克农,并询问那里是个什么地方?他笑着说,那里是国民党特务机关之一,专门训练上中下三等的娘姨女仆丫头女侍之类的女特务,派到各方面去当女佣侍婢和女招待,进行刺探情报工作。他曾经派陈家康设法进去观察了解,掌握了其中的情况。我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那里进出的只有女人没有男人。以后经过那里,我就提高警惕,也不东张西望了,以防万一。

P95 过了一个时期,他还给我几本小册子,并说其他的小册子留下备用,不还给你了。我带回家来,因为忙没有看,后来偶而翻阅一下,在叶青写的一本小册子(书名已忘)最后一页结尾处有一句话说:我们愿意伸出手来同中共携手合作(大意),在这句话后面的空白页上,有一段用毛笔写的批语,大意是:同你们握手,怕沾污了我的白手套。这段批语的字写得有中楷那样大小,笔酣墨饱,非常工整,但不是李克农和老太爷(张唯一)的手笔,他们两人都写得一手好字,我一看就认得出来,不知是哪位领导的大手笔,有些像叶剑英的手迹。托派小书,不值什么,但这段批语大有价值,将来可以送到革命博物馆,作为一件珍贵的革命史料,因此就把它收藏起来,可惜武汉沦陷前因为家里不准留有这类旧书刊,全部销毁了。

P122 (此页的某方面负责人可能是指王明)

P155 周科征是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当时是国民党中央银行外汇科主任,掌握国民党外汇方面的情况。他调到重庆后,在中央银行任高级秘书。一面又秘密地任重庆全民通讯社社长。后来我忘记了他的姓名,只记得有一位鬓边有撮白发的周同志,曾介绍给我两位外国记者。

解放后,我调北京工作,机关里调来一位老同志任处长,他叫周科征,但互不相识。后来工作上有些联系,才有些来往,仍没有认出来。文化大革命中,在一次“批斗”他的大会上,他说在重庆一家银行工作时,曾经同陈家康有关系,我还是没有认出他来。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我们从干校回到机关,有一次在学习班学习时,我坐在他斜对面,望见他斑白的鬓边有一些很白的头发,我忽然心中一动,问他1938年秋是否在汉口中央银行工作过,是否认识李克农,他连连点头说是,我又问他当时有个人到银行里来找他,他还介绍了两个外国记者的事。他想起来了,说有这么一回事。这时我才断定他就是当年的周科征。我告诉他1938年找过他的那个人就是我,当时用的是假姓名。于是我们重又相认了。天下就有这样巧的事。谈起往事,他告诉我,1938年离开汉口调到重庆后,他同陈家康联系,继续搞地下工作,后来受到国民党特务的注意,陈家康要他辞掉银行职务,转移到别处去工作。他认为自己处境还没那么严重,银行职务丢了难以恢复,没有同意。结果有次因事乘飞机到某地去,在机场被特务截住,搜出文件,即遭逮捕,投入监狱,被囚在贵州息烽集中营。在狱中,他接受狱中刊物的编辑工作,得到优待。解放前才被释出狱。后来调到我们机关工作。他的儿子,娶了韩子栋(即《红岩》小说中的疯子华子良)的女儿。我曾在周家看到过她。周科征的“问题”拖了一段时间才解决,恢复了原职。他在运动中比较实事求是,曾说愿意到别的单位去工作。后来因身患重病去世了。他的追悼会我没能参加,据说悼词写得很好。

P161 李克农又叮嘱我:密码不能交给任何人代管,也不能告诉任何人,连自己的妻子也不能告诉。这是纪律,不得违反!因为你不懂技术,所以电台由江、金两人负责,你可以不管。其次,你以前的任何关系都要切断,也不要再通信,不要告诉无关的人你在汉口工作。你以后不要同别人发生关系,只同我一个人发生关系。你身上无需带任何证明或介绍信,不论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下,你只要找到我就行,问题都可解决。李克农的这些指示,我是始终坚决做到的。因此,我认识的人很少,谁也不知道我。革命胜利后,我什么人事关系都没有。毛主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我基本连一个桩也没有。

李克农说,江是红小鬼,经过考验的,你要多照顾他。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承应了。我明白这句简单话的意义。今后,我要对他的安全负责,即使牺牲我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P164 李克农慎重地提醒我,在秘密机关里,不准留一本进步的书刊和小说,有关革命和共产党的东西更不准留,尤其不能私藏一本,这是历来的一条纪律,必须重视和遵守,绝不能违反。家里只能放些《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之类的书。违反了这条纪律要受处分。他说,你把书藉报刊仔细检查一遍,不合适的都得马上处理掉。以后也不准再有这类书报,我坚决照办了。

P165 最后,我向李克农同志请示说:以后我将远离党的直接领导,不能像现在这样,什么事情和问题随时可以取得帮助,得到解决。我今后身处日伪统治地区,信息不通,情况不明,对国内外局势的发展和变化很难了解和掌握,现在能不能给我一个总的原则性的指示,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所遵循,不致于有大的失误。他凝思了一会说:详细的话现在也来不及谈了,我给你一个总的原则,只要蒋介石不投降日本,我们始终是统一战线。你在这个大前提下考虑问题和掌握工作就是了。这是李克农同志在汉口撤退前夕给我的最后一个原则性的指示,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总原则。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青衣十三楼飞花堂):在李克农身边的日子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4月8日20:44:11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在李克农身边的日子https://cn-sec.com/archives/3927689.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