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26字,阅读大约需4分钟。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网络安全能力与体系建设,密集出台相关战略与法规,数字化转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跨境数据流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绿盟科技发布的《网络安全2025:冲刺“十四五”》报告,深入剖析了当前的网络安全趋势与挑战。本文为报告系列解读之蓝军攻防篇。
在网络安全领域,蓝军演练被视为“磨刀石”,通过模拟真实攻击场景,全面揭示防御体系的薄弱环节。随着高级持续性威胁(APT)、勒索软件等攻击手段的复杂化,传统的防御策略已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挑战。蓝军演练的“智”变,正是基于威胁情报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意图打造更智能、更精准的攻防体系。
一
智战威胁:基于威胁情报的蓝军攻防
1. 从威胁情报到实战演练
威胁情报驱动的蓝军演练,不再是单纯的攻击模拟,而是通过真实对手可能采用的技术、战术与程序(TTPs),深度还原攻击全过程。例如,针对数据窃取场景,蓝军能够精准模拟从边界突破到数据渗出的完整路径。这一过程不仅揭示了防御体系的盲区,还为优化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1基于威胁情报的蓝军攻防演练流程
2. 精准仿真:三阶段还原攻击全链条
· 行为分析阶段: 从初始入侵到内网渗透,蓝军通过威胁情报深入分析攻击者的TTPs,揭示潜在风险。
· 工具开发阶段: 蓝军基于情报开发高度仿真的攻击工具,包括窃密器、勒索器等,确保攻击模拟的真实与高效。
· 蓝军行动阶段: 通过全流程攻击仿真,蓝军模拟钓鱼攻击、横向渗透等场景,检验防御能力。
这种深入的演练方式,使企业能够从攻防对抗中提炼出精准的防护措施,构建主动防御的能力。
二
对抗升级:蓝军演练的智慧突围
1. 常态化演练的对抗性升级
常态化攻防演练成为趋势。延长的演练周期和对抗强度,要求蓝军具备更强的隐蔽性、灵活性与持续性。蓝军通过模拟高级威胁的持久性攻击,揭示终端防御体系的脆弱点,推动企业防御能力的精细化发展。
2. 四大核心能力,蓝军的技术储备
· 隐匿执行能力: 通过反沙箱、无文件加载等技术,规避检测,保障攻击隐蔽性。
· 安防对抗能力: 以自动化方式获取内核控制权,绕过终端安全防护。
· 权限提升能力: 智能化识别目标主机环境,提升权限,为深度渗透提供支撑。
· 持续控守能力: 通过多点布控、零暴露的方式,确保植入的持久性。
这种全生命周期的对抗升级,使蓝军具备了持续性和动态性,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保持高效的攻击能力。
三
智驱攻防:人工智能赋能蓝军演练
1. AI的四大核心技术,蓝军的新武器
· 大语言模型(LLM): 提供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自动解析攻击意图并生成脚本。
· Agent智能体: 自主学习与决策,动态调整攻击策略,管理蓝军资源。
· 知识图谱: 构建全局视图,识别关键节点,优化攻击路径。
· 强化学习: 基于试错机制,持续优化攻击策略,提高成功率。
2. 自动化与智能化,蓝军的全面进化
人工智能不仅提升了攻击策略的执行效率,还使蓝军能够根据实时威胁情报动态调整攻击路径。例如,LLM通过解析威胁情报,生成个性化的攻击脚本,Agent智能体则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实时选择攻击工具。这种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结合,使蓝军在复杂网络环境中游刃有余。
四
破局之道:持续威胁暴露管理(CTEM)的新风向
1. CTEM与AEV的兴起,攻防演练的战略升级
Gartner提出的持续威胁暴露管理(CTEM)和对抗性暴露验证(AEV),为蓝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传统渗透测试不同,AEV具备更广泛的范围与更高的频率,适合大型网络的持续性测试需求。
2. AI加持的CTEM,蓝军的战略武器
通过AI赋能的CTEM,蓝军可以动态监测和管理攻击面,基于威胁情报实时调整策略。例如,知识图谱在CTEM中的应用,使蓝军能够快速识别攻击面变化,并做出针对性的调整,确保企业的防御体系始终处于有效状态。
五
智战未来:智能化蓝军的进化方向
1. 从攻到防,蓝军的双重角色
智能化蓝军不仅仅是攻击者的角色,更是防御策略优化的推动者。通过模拟复杂攻击场景,蓝军为防御团队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例如,基于AI的自动化渗透测试与AEV,使企业能够快速发现新漏洞并调整防护措施。
2. 从战术到战略,蓝军的全局视角
未来的蓝军演练将更加注重战略性防御,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例如,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攻击路径分析与强化学习的策略优化,使蓝军能够在攻防演练中不仅揭示当前的防御弱点,更能预测未来可能的攻击路径。
攻防演练的“智”变,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升级,更是战略思维的变革。通过威胁情报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蓝军演练在精度与深度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未来,只有持续创新、不断积累和精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中立于不败之地。
《网络安全2025:冲刺“十四五”》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报告完整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绿盟科技):攻防演练的“智”变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