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eroute是什么?
Traceroute是一个网络诊断工具,用于追踪数据包从你的设备到目标服务器的路径。它通过发送特定的数据包并记录途经的每一跳(hop)来绘制网络路径图,告诉你数据包如何在互联网的“高速公路”上穿梭。
简单来说,Traceroute的工作原理基于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或UDP协议,通过逐步增加数据包的生存时间(TTL,Time To Live)来探测路径上的每一台路由器。每次数据包到达一个路由器,TTL会减1,当TTL变为0时,路由器会返回一个“超时”消息,Traceroute借此记录下这台路由器的信息。
在网络诊断中,Traceroute的用途非常广泛:
-
• 定位网络延迟:发现数据包在哪一跳耗时过长。 -
• 识别路径阻断:找出数据包无法到达目标的原因。 -
• 排查防火墙问题:检测防火墙是否错误拦截了数据包。 -
• 优化网络性能:分析路由选择是否合理。
Traceroute的运行机制
为了更好地使用Traceroute,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它的运行机制。
发送数据包
Traceroute通过发送一系列数据包来探测路径,每个数据包的TTL从1开始递增:
-
1. 第一组数据包(TTL=1):发送到第一跳路由器,路由器收到后将TTL减为0,并返回一个ICMP“超时”消息(Time Exceeded),包含路由器的IP地址。 -
2. 第二组数据包(TTL=2):发送到第二跳路由器,重复上述过程。 -
3. 重复直到到达目标:当数据包最终到达目标服务器时,服务器会返回一个特定的响应(如ICMP Echo Reply或UDP端口不可达消息)。
通过这一过程,Traceroute记录下每一跳的IP地址和响应时间,绘制出完整的路径图。
协议的选择
Traceroute的实现方式因操作系统和工具而异:
-
• Windows(tracert命令):默认使用ICMP Echo Request(ping类似的数据包)。 -
• Linux/Unix(traceroute命令):默认使用UDP数据包,目标端口通常是高位端口(如33434)。 -
• 高级工具(如mtr):支持ICMP、UDP或TCP,灵活性更高。
不同的协议可能会影响结果。例如,某些防火墙会屏蔽ICMP,导致Traceroute显示“*” (无响应),但使用UDP或TCP可能绕过限制。
响应时间的秘密
Traceroute输出的每一跳通常会显示三次探测的响应时间(如“10.0.0.1 2ms 3ms 2ms”)。这些时间反映了数据包往返的延迟(RTT,Round-Trip Time)。如果某跳的延迟突然增加,可能意味着:
-
• 路由器处理能力不足。 -
• 网络拥堵。 -
• 地理距离较远(如跨国链路)。
如何使用Traceroute?
基础操作
在Windows的命令提示符(CMD)中,输入:
tracert www.baidu.com
输出将显示每跳的IP地址、主机名(如果可解析)和三次探测的延迟。
在Linux终端中,输入:
traceroute www.baidu.com
输出格式类似,但默认使用UDP协议。
你可以通过参数切换cleo change protocol:
traceroute -I www.baidu.com # 使用ICMP协议traceroute -p 80 www.baidu.com # 使用TCP协议(端口80)
参数调优与工具选择
Traceroute支持多种参数来优化探测效果。例如:
-
• -n
:不解析主机名,直接显示IP地址,加快速度。 -
• -w
:设置每跳的等待时间(如-w 5
表示5秒超时)。 -
• -q
:设置每次探测的次数(如-q 1
只探测一次,减少输出)。
此外,推荐使用更强大的工具,如mtr(My Traceroute),它结合了ping和traceroute的功能,实时更新路径信息:
mtr www.baidu.com
绕过防火墙
如果Traceroute显示“*”(无响应),可能是防火墙屏蔽了ICMP或UDP。尝试以下方法:
-
• 切换协议:在Linux中,使用 -I
(ICMP)或-T
(TCP)参数。 -
• 更改目标端口:例如,使用TCP 80端口(HTTP常用端口):
traceroute -T -p 80 www.baidu.co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网络技术联盟站):超级好用的网络诊断工具:Traceroute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