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漏洞管理
二、什么是基于风险的漏洞管理RBVM
三、RBVM的基本流程
-
列出组织内的所有关键资产,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和网络等。 -
对每个资产进行分类,如生产环境、测试环境、非关键业务系统等。 -
确定每个资产的重要性级别,如高、中、低。
-
使用自动化漏洞扫描工具对关键资产进行定期扫描。 -
结合手动渗透测试,发现可能存在的未知漏洞。 -
订阅外部漏洞情报服务,获取最新的漏洞信息。
-
对每个发现的漏洞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严重性、可利用性、资产重要性等因素。 -
使用脆弱性优先级技术(Vulnerability Prioritize Technology–VPT)、CVSS(Common Vulnerability Scoring System)或其他风险评估框架进行评分。 -
结合威胁情报,评估漏洞被利用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
-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漏洞按照风险级别进行排序。 -
优先处理高风险漏洞,确保关键资产的安全。 -
对于中低风险漏洞,制定缓解措施或监控计划。
-
对于高风险漏洞,立即制定修复计划并实施。 -
对于无法立即修复的漏洞,制定缓解措施,如限制访问权限、部署防火墙规则等。 -
与供应商和社区保持沟通,获取漏洞修复的最新信息。
-
定期对已修复的漏洞进行验证,确保漏洞已被成功修复。 -
监控新的漏洞和威胁情报,及时更新风险评估和优先级排序。 -
定期对RBVM流程进行审查和更新,以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
四、RBVM的特点和优势
-
风险评估:传统的漏洞管理通常侧重于发现和修复所有检测到的漏洞,而不考虑这些漏洞对组织的实际风险。而RBVM则根据漏洞的严重性、可利用性、资产的重要性以及威胁的紧迫性等因素,对漏洞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修复的优先级。 -
资源优化:由于RBVM侧重于修复高风险的漏洞,因此它可以帮助组织更有效地分配资源。组织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那些对业务影响最大的漏洞上,而不是盲目地修复所有检测到的漏洞。 -
业务上下文:RBVM将漏洞管理置于业务上下文中,考虑漏洞对组织业务运营和战略目标的影响。这种方法使组织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哪些漏洞是需要优先处理的,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和合规性。 -
持续监控和评估:RBVM强调对漏洞的持续监控和评估。它使用自动化工具和流程来跟踪漏洞的状态,包括已知漏洞的发布、修复和再利用等。此外,RBVM还利用威胁情报来识别新的攻击向量和漏洞,以便及时调整漏洞管理策略。 -
威胁情报整合:RBVM将威胁情报与漏洞管理相结合,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漏洞的风险。威胁情报提供了关于攻击者行为、目标、工具和技术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组织识别那些可能被攻击者利用的漏洞。 -
优先级排序:RBVM使用风险评估结果来确定漏洞修复的优先级。这有助于组织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先处理那些对业务影响最大的漏洞。与传统的漏洞管理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加灵活和有效。
-
资源优化:通过优先处理高风险的漏洞,RBVM可以帮助组织更有效地分配资源,确保在有限的资源下取得最大的安全效益。 -
业务连续性:RBVM关注业务上下文与业务的关联性强,确保在修复漏洞的过程中不会中断关键业务操作或影响用户体验。 -
提高安全性:通过持续监控和评估漏洞风险,RBVM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整体安全性。
博客地址:http://xiejava.ishareread.com/
“fullbug”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起学习成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fullbug):什么是基于风险的漏洞管理RBVM及其优势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