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底电缆事件背后的可能真相

admin 2024年11月23日00:24:07评论47 views字数 1174阅读3分54秒阅读模式
波罗的海底的紧张脉动

2024年11月19日,波罗的海的平静海面下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丹麦海军以破坏海底电缆的嫌疑为由,扣押了一艘名为“伊鹏3号”的中国货船。此事件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了热会的广泛关注,成为门话题。

当时,“伊鹏3号”正行驶在波罗的海,计划从俄罗斯的乌斯季卢加港前往埃及的塞得港。而就在这艘货船航行的海域附近,两条连接欧洲关键国家的海底光纤电缆发生了断裂,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网络通信运作。瑞典当局对此展开了全力调查,试图查明破坏行为是出于意外还是蓄意。

在事发海域,丹麦海军迅速出动,派遣了多艘舰艇对“伊鹏3号”进行了紧密跟踪,并最终在波罗的海中部海域将其截停。丹麦军方船只就在附近监控,显示出对此次事件的高度重视。

电缆断裂之谜与航行轨迹的交织

在“伊鹏3号”被扣押后,事件的焦点转向了海底电缆的损坏情况。根据现有信息,两条海底光纤电缆分别连接着芬兰与德国、立陶宛与瑞典,是欧洲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缆的断裂导致了这些国家之间的通信中断,影响重大。

详细的AIS航迹图显示,“伊鹏3号”在事发期间确实位于电缆遭到破坏的海域附近。这一点,加上该船此前由俄罗斯船主所有,成为了丹麦海军怀疑其涉事的主要依据。宁波船运公司对事件保持沉默,尚未对外界作出任何回应。

时间线上,电缆损坏的时间与“伊鹏3号”经过该海域的时间高度吻合,这为瑞典检方的调查提供了线索。瑞典官员已经记录了故障发生时海底电缆附近船只的动态,而“伊鹏3号”的航行路线和时间与破坏行动的嫌疑人身份形成了某种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丹麦海军的舰艇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对“伊鹏3号”采取了行动,显示出了对此事件的高度警觉和迅速反应。在广阔的海洋中,能够如此迅速地定位并截停一艘货船,说明丹麦海军对此次行动有着充分的准备和明确的指令。

或许这件事情早有预兆

在海底电缆事件的前一周(11月1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提出:“美国与英国正图谋破坏海底的互联网电缆,并打算毁坏海上能源输送。这两国在2022年9月对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进行了破坏,事实真相至今无人知晓。除此之外,美国和英国也在密谋其他恶意活动。未来,包括那些支撑全球通讯的海底电缆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可能会遭到侵袭。”这些行为意在世界能源市场制造不稳定,并破坏海上运输流程。在帕特鲁舍夫发言仅一周后,海底电缆事件果然发生。同一时期,瑞典民防应急机构(MSB)开始向国民派发约500万份的小册子,敦促民众为可能来临的战事做好预防措施,而邻近的芬兰则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备战线上平台。

不得不说,这个时间点真的是很巧合。瑞典和芬兰一去不回头,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透过现象看看深层次的原因

至于更深层次的动机分析,美国《哈尔·特纳秀》或许给出了参考思路:

浅析海底电缆事件背后的可能真相
浅析海底电缆事件背后的可能真相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百灵猫开源情报分析师):浅析海底电缆事件背后的可能真相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11月23日00:24:07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浅析海底电缆事件背后的可能真相https://cn-sec.com/archives/3425355.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