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admin 2025年4月2日22:38:44评论0 views字数 1389阅读4分37秒阅读模式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GA/T 2182 - 2024)由公安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牵头制定,于 2024 年 12 月 26 日发布,2025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解读:
一、背景和意义
落实法律法规要求
《网络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检测评估提出明确要求,本标准为这些要求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技术支撑,推动相关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提升安全保护能力
从国家层面,有助于建立关基综合防控体系;从运营者角度,能帮助其发现安全风险并及时处置,提升自身安全保护能力。
推动行业发展
进一步推动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相关理论研究,促进安全测试评估技术进步,规范行业发展。
二、主要内容
单元测评
依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条款,给出各要求项的单元测评实施方法,并结合等级测评结果给出单元测评结果分析方法。
关联测评
在单元测评结果基础上,结合安全措施相关性及系统互联影响等,提出立足测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整体安全的关联测评方法,包括关联测评的路径、测试方法及手段、测试用例等。
信息资产与威胁分析
提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资产分析及威胁分析方法,为安全测评提供全面的分析基础。
整体评估
在单元测评、关联测评等结果基础上,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评估,包括关基运营者的网络安全管控能力、关基自身的网络安全保护能力以及面临的业务安全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估。
三、作用和影响
规范测评工作
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测评工作提供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测评过程更加科学、严谨、准确,确保测评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强化安全监管
公安机关等监管部门可依据该标准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督促运营者落实安全保护措施,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监管力度。
促进产业发展
标准的发布将引导相关企业和机构加大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技术和产品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动安全测评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专业的安全测评机构和人才。
保障国家安全
通过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测评,提高其安全防护能力,有效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维护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公共利益。
标准如下: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素材来源:公安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
请在文末点赞、留言、转发、点个在看吧😉
分享网络安全知识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欢迎关注《网络安全和等保测评》微信公众号⬇️

                           关注我们

欢迎关注:7710243(抖音号)
名称:网络安全和等保测评💚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联系我们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网络安全和等保测评):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4月2日22:38:44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等保中心牵头的公安行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测评要求》一文解读https://cn-sec.com/archives/3906677.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