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SDL的效果,大家是怎么衡量的?我们打算这么看,还在实践中,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就是看开发流程结束后漏洞的暴露数量: (1)上线前安全渗透测试 发现的漏洞数量。 (2)运营中,众测、src等外部渠道反馈的漏洞数量。sdl做的越好,(1)和(2)理论上会明显下降。分子考虑的可以,但同时要考虑业务和开发的规模在爆发的因素。
如何进群?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君哥的体历):群话题 | 安全左移需要基础,如何应对截图外发,加密流量检测不是正面主战场,api有重大数据泄露风险,js加密算法和密钥易被绕过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