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翻翻自家的态势感知PPT,是不是开篇全部是这样?或者说有几家不是这样的?从2016年4月20日开始,所有的网络安全厂商,全部沉浸在“态势感知”狂欢中,就像后来的区块链、现在的AI一样。其实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态势感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今天,咱们就来念叨一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首先,不得不提一下我的一位老大哥,一个能力无处发挥的人,当初在他的带领之下,我第一次理解了“态势感知”应该叫“感知态势”。
其实,最早提出“态势感知”这个名词的,是美国军方。1983年10月,美国为维护其在加勒比地区的霸权地位,对格林纳达发动武装入侵。战争起因是格林纳达发生了军事政变,美国以应加勒比国家“紧急要求”和“护侨”为由,出动“快速部署部队”,采用突然袭击手段,使用了卫星、精确制导武器和现代化的后勤保障装备等相结合,并采用了大量的信息化手段。在这场战争中,美军第一次采用多信息、多采集、多研判的军事信息技术,在8天内达到了此次战争的战略目标。因此,美国空军在这次战争之后,提出了“态势感知”的概念: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实时获取战场信息(如敌我飞机位置、武器状态、气象条件等),结合对敌方意图的研判,辅助飞行员快速做出战术决策。其核心思想就是:感知-理解-预测。
再回到我国的2016年4月20日。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态势感知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么做,那么我们就来研究国外的技术,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就是:尽量获取有用信息,用来综合研判,得出我想要的预测结论。所以,大家就开启了各自的自嗨模式:自己理解、自己构想、自己开发、自己吹牛逼的模式。在这种前提下,各个带头的厂商做出来的产品,都不一样,框架原理结构都不一样。总结了一下,主要基于以下几种:
基于检测能力:网络安全检测能力和探针都做的非常好。
代表厂商:深信服、奇安信、安恒信息;
基于数据样本:样本数据非常多,所以看到的效果非常好。
代表厂商:360、微步在线;
基于模型架构:大模型做好的,关联分析有方法。
代表厂商:启明星辰;
基于技术属性:一个主动病毒检测,一个主动攻防相守。
代表厂商:安天、永信至诚。
本人在这里只列出来了四个技术流,我觉得,这四个应该已经代表了国内大部分的技术方向。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扩展自己的优势,没有错,错就错在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到底该怎么做。
接下来,我们对这些代表厂商做一个简单的技术分析。
深信服:我觉得深信服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把态势感知玩起飞的厂商,很少做大客户或者说大平台类的态势感知,在医疗、教育和企业,部署了大量的态势感知产品,利用良好的检测分析效果,强势占据了一批中小型客户。中小型客户最看重的就是直截了当的对流量进行检测分析,要的就是网络的真实情况。但是在溯源分析上面还有欠缺,只是做了检测分析,下钻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奇安信:天眼做的非常好,在攻击分析上无人出其右。NGSOC继承了天眼的攻击分析能力,能够直击攻击点,给用户带来的良好的体验。如果有一个懂攻防的人,或者一个攻防团队来使用,效果会更加明显,给用户也能带来眼前一亮的效果。关于一哥的东西,再多的不敢说了。
安恒信息:安恒的态势感知还有一个名字叫AILPHA,据说这个名字是老范直接拍板定的,之前看到过一个说明,具体忘记了。AILPHA是目前本人见过、用过的,体验感最好的态势感知。安恒有很好的流量监测分析产品,不管是apt,还是专门的探针apt-sp,攻击检测、检测分析、分析对比、数据关联等方面做的是非常好的,最重要的一点是AILPHA的自动化互动性非常好,只要稍微了解网络安全的人,就能把这个产品用好,不用太专业的人来专门使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凸现了一句话“让扫地老太太都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缺点,就是太贵,没有把档次做的很丰富,翻来覆去就那六七个型号,无法满足各式各样客户群体的需求。
360:他们叫安全大脑。360的态势感知感官效果特别棒,为什么?因为他有15亿的数据采集源,据不完全统计,免费的360卫士,全球安装部署数量有15亿,什么概念?那可是15亿个采样点,什么样的数据他都有,感官效果能不好吗。界面做的也特别好,比较炫,给人一种非常高大上的感觉。缺点呢,就是实用性不太强,就像是蛋糕房橱窗里面的那块蛋糕,真的很好看,但是,有可能已经坏掉了。
微步在线:他是做情报出身的,有大量的样本数据,特别是失陷主机,以及失陷主机身上所有的事件、恶码、病毒样本等等。这个不多说,看看360就知道了。
启明星辰:还有个名字叫泰合。玩日志长大的,最早的那波人确实把日志玩溜了,通过日志也确实能关联分析出来很多的问题和事件,在一些大部委和央国企里面,做为垂直管理的平台,确实很不错,因为不需要很特别的探针,做的就是把所有设备的日志全部给我,我来做关联分析。有足够的日志,就有足够的数据支撑点,能够按照清晰地层级关系把一个整体的网络安全态势展示出来,像什么海关总署了,国网公司呀,政务云呀,做的非常好。缺点呢,就是不适应小众化的信息化场景,面对大客户不一定能做好,但是遇到小客户一定做不好。
安天和永信至诚:专业技术程度比较高,病毒检测、攻防,是他们的强项,通过在自身领域的强专业技术属性,给重视技术的客户带来了很好的体验。缺点就是太专一,换句话说叫太单一。
其实吧,不管是什么框架原理结构,也不管一样不一样,能解决客户的痛点问题,就好。就像邓公有句话: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
随着现在AI技术的发展,现在各厂商都在宣传AI智能化的态势感知,而且宣传的神乎其乎的。本人觉得,在网络安全里面,AI用在纯技术上面,做不好,如果能做出来一个基于AI的知识库,做为网安人的技术小秘书来用,这才是AI对于网络安全最大的贡献和成就。不过这一块本人不擅长,至于将来怎么样,咱也拭目以待吧。
本人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必将成为国之利器,愿祖国越来越强大!
声明:本人在文章中提到的具体行业、具体产品、具体技术、具体厂商,纯属自我BB,如有雷同,请对号入座。但是仅仅代表本人喜好和理解,无诽谤和高低评价之意、无戏说之意。做了,就是让说的,行业就是在不断的诉说探讨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如果涉及到的人、企业、产品等,对相关当事人、当事产品、当事技术,有任何诽谤和侵权之言,请第一时间指出并联系我,本人在第一时间修改或者删除,并第一时间公开道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大崔说网安):网络安全之我见-态势感知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