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坎坷:论团队那些坑(1)

admin 2022年1月11日11:06:32评论54 views字数 1910阅读6分22秒阅读模式

-----------------------------------

停更了一段时间,我又回来了。

-----------------------------------

首先,我本想写“公司那些坑”,想想自己资历太浅,还是改成了“团队那些坑”。

其次,其实大部分内容都是我YY的,我又没管过什么太大的摊子。

最后,算是为自己做准备,所以即便是YY的,自己也想记录下来。


哦,对了,我一直是做 to B 市场,所以内容未必对 to C 有什么借鉴。


1、先烈、先进还是市场所需


人们常说,早一步是先进,早两步是先烈,很多快速响应的团队则不早不晚的就贴着市场所需做短平快。

第三种“贴市场所需”暂且不说。但我认为,没什么先烈,说早两步是先烈的,一般都是为自己的死找一种看起来大家都乐于接受的借口 —— 说者伤心落泪、听者闻风丧胆。

但实际上,就好像凯文·凯利所说的那样,科技的选择是双向的,不单是你选择了科技同时也是科技看中了你。

换个角度去解释的话,就是时势造就的不是英雄而是科技,万事俱备的时候这个东西就需要出现了,即便你不在也会由科技去选择一个人来创造这个东西出来。

所以,别为自己的死而悲鸣了,根本没他妈什么先烈,能先进就已经很难得了。


2、自认为的先烈多死在产品化


这个问题说大了和公司有关,说小了和产品经理有关。

既然文章本身的标题不大,就捡产品经理这个小问题吐吐槽好了。

我在这个圈子里原来认识的一些产品经理,上岗前可能都看过了 《TCP/IP详解》、《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深入分析Windows操作系统》、《深入理解Linux内核》 …..(以上书目纯属意淫)

而今天的产品经理,上岗前可能看过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我没写错,这本书看三遍你就可以去竞聘这个岗位了。

产品化的过程最基本的逻辑是 —— 做出来的东西给谁用?给谁用,就多见识见识这类人好了,其他的交给自己的能力外加一点点直觉,而不是一个产品全凭直觉去创造。


3、至少,先刨深一个坑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懂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多刨坑不如深刨坑,但这里存在一个非常让人容易放弃的悖论 —— 坚持是以正确为前提,而任何人都不知道自己所坚持的是否正确。

所以,这是需要自己的执念以及深深的自信的 …


4、时不时验证一下坑的刨对不对


第一,是否有类似的声音。

如果,做了一两年都没有竞争甚至听不到类似的声音,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走进了蓝海,现在这个世道,谁会比谁傻多少?


第二,应用前景是否够宽广。

很多东西,既有类似声音、也有用户买单,但就做不起来。

有些产品可能只适用于特定行业,而偏偏你所创建的团队又在这个行业里没有积累、更无法在产品之外在这个行业里构建其他壁垒,那么,你死定了。


第三,壁垒是什么。

我觉得现在技术上很难再形成什么新的壁垒,至少纵观近些年的创业团队来看确实如此。

如果技术上难以形成壁垒,就找一个其他壁垒,其实,最容易形成壁垒的东西近在眼前 —— 就是时间。

所以,去寻找那些一旦模式走对,只要实现先走一步就会在一定时间内形成持续领先态势的东西。不过,由于世界是混沌的,所以即便如此这个壁垒也并非牢不可破,但同理,任何壁垒都是如此,而时间却又是最容易找的一条主线,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一下呢?

当然,还有企业直接借助行业内的关系直接竖起一面高墙让自己的烂东西畅通无阻的走进这个行业。

其实我并不反对这种粗暴模式,反而还有些羡慕,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这个道理也必须遵循,不管壁垒是什么。

另外,如果你刨的坑,还没什么壁垒甚至已经被后来者齐头并进,而自己又没什么新套路可打时,可以考虑转转了。 


5、不要用高成本的技术去换市场


这是一种特定情况而非标题所直接的含义。

例如,WAF市场已经成熟多年,TOP3的位置也相对稳定,前三家基本吃掉了95%以上的市场,剩下5%则是几个小厂商以各种诡异的比例吃掉。

同时,我们也都知道,WAF仍然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在防护效果上还存在相当大的技术改造空间。

但是,我们更为清楚的是,这部分技术改造空间所需的投入可能巨大,而在如此巨大的投入背后,其面对的可能只是5%的市场,虽然有可能会侵食TOP3那95%的市场,但也必然是难上加难。

所以,想象一下,花了巨大的、比常规WAF厂商更多的精力做出来的WAF,第一步却只能面对那剩下的5%的市场,而花很长的时间吃掉5%以后,还要跟TOP3血拼才可能再获得更多市场,为什么要投入?

这个道理一旦放到具体数字中就很容易想明白。

但却仍然有很多团队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当然,对这些团队,不能说死是必然,只能说死是大概率事件。 


(未完,待续)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ZLabs):创客坎坷:论团队那些坑(1)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月11日11:06:32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创客坎坷:论团队那些坑(1)https://cn-sec.com/archives/478634.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