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徐晓兰,总工程师韩夏出席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在专门立法背景下,工信部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工作重点和变化有哪些?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表示,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种在线应用和服务日益丰富,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深入贯彻《个人信息保护法》,综合应用法律规范、行政监管、技术支撑、社会共治等手段,个人信息保护得到有效加强。
一是主动适应技术发展变化,及时研究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2013年,工信部出台了国内第一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部门规章,也就是《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去年工信组织起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目前,工信正在对2013年出台的《规定》进行修订,强化应用程序关键责任链的管理,进一步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体系。
二是以群众关切为重点,加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突出问题的治理。
连续组织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累计通报、下架违法违规APP近3000款,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违规行为得到有力遏制。后续工信将围绕“全流程、全链条、全主体”监管,实现对各类终端、应用商店、软件开发工具SDK等关键环节和在架的APP的全覆盖,全方位保护用户权益。
三是以深化科技为手段,加快提升治理能力。
组织建设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累计完成322万款APP的检测。下一步,将打造面向移动互联网程序的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提升自动化检测、大数据分析、监测预警、认证签名和公共服务能力,为行业治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四是以协同共治为方向,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
工信与各有关部门加强协同,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形成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用户参与的共治格局。今后工信将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参照国际成功做法,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合规水平,营造安全、健康、有序的信息通信应用环境。
*来源:工信微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赛博研究院):工信部:修订《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检测322万款APP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