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客机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体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每当发生客机事故,特别是涉及大量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新闻媒体都会迅速进行跟踪报道。毕竟,现代大型客机的载客量通常高达数百人。相比之下,汽车事故虽然每天都在发生,但单一事故很少能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因此公众常常误以为飞机事故频发。
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你之所以觉得开车安全,是因为那些在严重车祸中丧生的人无法告诉你他们的经历;而你之所以觉得坐飞机不安全,是因为每次发生坠机事件,媒体都会大肆报道,使你产生了这样的印象。
试想一下,你正坐在一个由数百万个零件组成的装置中,穿越地球上气温通常在零下40摄氏度的高空。那里没有足够的氧气和大气压来维持生命,复杂的控制系统和高速旋转的部件一方面为你提供呼吸用的氧气(最初温度为200摄氏度),另一方面以每小时数百英里的速度推动车辆前进,以克服地心引力。同时,一些面带微笑的乘务人员为你提供饮料和零食。当你在气流中颠簸,看着机翼尖端以超过7米的幅度上下晃动时,你可能会重新审视你的人生选择。
尽管在克服重力和距离的所有因素中,航空旅行看起来疯狂,但它确实是一种实际可行的交通方式。正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除了坐电梯,这可能是最安全的旅行方式之一,甚至比步行还要安全。然而,商业航空事故仍然时有发生。那么,为了降低伤亡几率,飞机上哪个位置才是最安全的?如果真的有必要,你还能通过其他什么方式确保在飞机坠毁时,你不会丧命?现在,把你的折叠桌和靠背收好,系好安全带,让我们深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2012年在墨西哥发生的一起相当疯狂的事件——当时飞行员故意从波音727上跳伞,之后飞机便坠向地面。
自从有史以来第一个人在飞机失事中丧生——他是莱特兄弟驾驶的飞机上的一名乘客——人们就一直对航空旅行心存恐惧。尽管商业航空旅行极其安全,但人们仍然对航空旅行造成的死亡问题感到困扰。然而,人们可能忽视的是,在过去的20年里,商业航空已经变得十分安全。
例如,2022年商业客运航空航班超过7000万架次,运载旅客总数接近50亿人次。而在这其中,有多少旅客死亡?只有174人。此外,如果你生活在欧洲、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或新西兰,数据显示,你在一次商业航班中死亡的几率比不发达地区低大约30倍,那里的老旧飞机更多,法规也更为宽松。但即使在较不发达地区,航班仍然有令人惊叹的安全评级,大约每120万名乘客中仅有1人死亡。
虽然坐在一个由数百万零件组成的装置中,穿越地球上温度通常在零下40摄氏度的空域,那里没有足够的氧气或大气压来维持生命,听起来令人不安,但复杂的可控压缩和高速旋转部件一方面为你提供呼吸用的氧气(最初温度为200摄氏度),另一方面以每小时数百英里的速度将你推向前,以克服地心引力。同时,一些面带微笑的空乘人员为你提供饮料和零食。当你在气流中颠簸,看着飞机翼尖以超过7米以上的弯曲度上下晃动时,可能会让你重新思考你的人生选择。然而,正是这种复杂的工程奇迹,让我们能够安全地飞行。
商业航空的安全性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它看起来可能有点疯狂,但事实证明,它是最安全的旅行方式之一。
要指出的是,尽管航空旅行在最坏情况下的数据令人担忧,但与1977年全球平均水平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当时,每35万名乘客中有1人死亡,如今,这一数据有了3倍的提升。即使与所有其他形式的交通方式相比,航空旅行仍然是相当安全的。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统计学教授阿诺德·巴内特(Arnold Barnett)在2020年的航空安全研究中指出的:“即使飞行变得越来越安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变得更加困难,但改进的速度丝毫没有减缓。”
全球的各类监管机构,如美国的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都在致力于将商业航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降至零。虽然在半个世纪前,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事实上,近年来美国本土的商业客机在该国领空上确实实现了这一目标。大多数消息来源都声称,自2009年以来,美国商业航空的死亡人数为零。然而,这并不完全准确,如果深究的话,实际上是1人死亡。自2009年以来,仅1人死亡。我们稍后会讨论这个问题。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对安全的狂热追求,这是任何其他交通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如果其他领域的监管机构采取同样的态度和热情,愿意为解决问题投入足够的资金,那么世界各地的死亡人数都会大大减少。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航空旅行的安全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虽然在克服重力和距离的所有因素中,航空旅行看起来疯狂,但它确实是一种实际可行的交通方式。正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除了坐电梯,这可能是最安全的旅行方式之一,甚至比步行还要安全。然而,商业航空事故仍然时有发生。那么,为了降低伤亡几率,飞机上哪个位置才是最安全的?如果真的有必要,你还能通过其他什么方式确保在飞机坠毁时,你不会丧命?现在,把你的折叠桌和靠背收好,系好安全带,让我们深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想象一下,你坐在一个由数百万零件组成的装置中,穿越地球上温度通常在零下40摄氏度的空域。那里没有足够的氧气或大气压来维持生命,复杂的可控压缩和高速旋转部件一方面为你提供呼吸用的氧气(最初温度为200摄氏度),另一方面以每小时数百英里的速度将你推向前,以克服地心引力。同时,一些面带微笑的空乘人员为你提供饮料和零食。当你在气流中颠簸,看着飞机翼尖以超过7米以上的弯曲度上下晃动时,可能会让你重新思考你的人生选择。然而,正是这种复杂的工程奇迹,让我们能够安全地飞行。
2023年12月27日,一架波音777客机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迎着风暴“格里特”(Gerrit)的强烈侧风,摇摇晃晃地进场降落。这一景象引起了人们对航空安全的关注。其实,与汽车事故相比,航空事故所带来的死亡率要低得多。举个例子,只需要求所有汽车制造商改变座椅布置,使除了驾驶员座位之外的所有座椅都朝后,瞬间就可以挽救成千上万条生命,并减少对数百万人的伤害。然而,这一变化似乎永远不会发生,因为大多数人不喜欢这个想法,而且大家普遍认为开车相对安全,尽管事实并非如此。
在航空领域,人们对空中飞行的恐惧促使航空监管机构不惜血本地追求安全性。全球的各类监管机构,如美国的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都在致力于将商业航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降至零。事实上,近年来美国本土的商业客机在该国领空上几乎实现了这一目标。虽然大多数消息来源都声称,自2009年以来,美国商业航空的死亡人数为零,但深究下去,实际上有1人死亡。
2022年,全球商业客运航空航班超过7000万架次,运载旅客总数接近50亿人次。你知道这一年有多少旅客在航空事故中死亡吗?只有174人。如果你生活在欧洲、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或新西兰,你在一次商业航班中死亡的几率比在不发达地区低大约30倍,即便在较不发达地区,航班仍然有令人惊叹的安全评级,大约每120万名乘客中仅有1人死亡。
尽管航空事故仍然发生,但随着技术和监管的不断进步,商业航空的安全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麻省理工学院统计学教授阿诺德·巴内特(Arnold Barnett)在2020年的航空安全研究中指出:“即使飞行变得越来越安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变得更加困难,但改进的速度丝毫没有减缓。”这种对安全的狂热追求使航空旅行成为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
想象一下,你坐在一个由数百万零件组成的装置中,穿越地球上温度通常在零下40摄氏度的空域。那里没有足够的氧气或大气压来维持生命,复杂的可控压缩和高速旋转部件一方面为你提供呼吸用的氧气(最初温度为200摄氏度),另一方面以每小时数百英里的速度将你推向前,以克服地心引力。同时,一些面带微笑的空乘人员为你提供饮料和零食。当你在气流中颠簸,看着飞机翼尖以超过7米以上的弯曲度上下晃动时,可能会让你重新思考你的人生选择。然而,正是这种复杂的工程奇迹,让我们能够安全地飞行。
当然,在愉快地驾驶汽车前往机场时,我们常常会听着刺耳的音乐,一边给朋友发短信,一边吃着麦当劳。这种行为不会导致你成为每天6万名死于心脏病的人之一。事实上,如果你在一个有大约100人的房间里,至少有一个人会死于车祸。而你需要在一个大约有25万人的房间里,才可能有一个人死于商业航空事故。虽然这种比较并不公允,因为每天开车的人比坐飞机的人多,但即使按英里计算,商业航空事故死亡率仍是最低的。
根据西北大学伊恩·萨维奇(Ian Savage)的数据,2000年至2009年,汽车每十亿英里的死亡人数约为7.28人,渡轮为3.17人,火车为0.43人,地铁为0.24人,公共汽车的安全程度令人震惊,仅为0.11人。而商业客机的死亡率最低,仅为0.07人,与汽车相比,每英里死亡的可能性低100多倍。相比之下,骑摩托车的死亡人数高达212.57人,每英里骑摩托车死亡的可能性比飞机乘客高出约3000倍。
对普通人而言,仅谈论事故而非死亡,开车行驶100万英里(这是美国人一生中通常驾驶的里程数),预计会发生4.5起车祸。但如果你为了在美国发生相同数量的商业航空事故,你大概需要乘坐50万次航班。为了达到这一点更具可比性,试想,如果你从16岁开始在美国每年开车行驶1.5万英里,你将在83岁左右完成100万英里的行程,并发生约4.5次事故。要在商业飞机上达到相同数量的事故,你需要每天连续搭乘航班1174年。
或许你会想,“但大多数车祸不会导致死亡啊,而飞机事故中大多数人不都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甚至相差甚远。事实上,大多数卷入典型商业航空事故的人不仅幸存了下来,而且一般都没有受伤。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指出,自2001年至2017年,98.2%的人在商业航空事故中幸存(只遭受轻伤或没有受伤),0.6%重伤者幸存,1.3%的人死亡。
总之,尽管商业航空事故引发的恐慌不无道理,但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航空旅行的安全性仍然是无与伦比的。对安全的不断追求,使我们能够在数百万零件组成的装置中,以每小时数百英里的速度,穿越零下40摄氏度的高空,享受着安全的飞行体验。
欧洲运输安全委员会(ETSC)表示,欧洲的幸存率大约为90%[7]。这种差异可能部分归因于短途航班的频繁,稍小的商用飞机(60名乘客以下)虽然整体上表现出色,但相比大型商用飞机,其安全记录略逊一筹。
欧洲和美国在短途航班上的不同也可能解释了这一差异。欧洲的短途飞行较多,而美国许多地区地广人稀,城市之间距离遥远。此外,欧洲和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的卓越安全评级,可能也在数据中体现出少数特别严重的事故的影响。
例如,从2015年到2020年,美国发生了6200万起车祸,导致近1500万人受伤。然而,在商业客运航空中,同一时期美国发生了176起事故,仅导致111人受伤。自2009年以来,美国本土的商业客机仅发生了一起死亡事故,这一极端案例我们稍后会详细介绍。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022年的航班事故死亡数据[8],你每天乘坐一次航班,需要整整25214年才有100%的可能死于商业客机事故。即使2022年因为中国的一起坠机事故影响了数据,这起事故造成了158人中132人的死亡。
现在,让我们先谈谈客机上最安全的座位。
为了研究乘客安全,一群科学家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实验:他们故意让一架装满了撞击测试假人、摄像机和传感器的波音727坠毁,以便在真实场景中研究乘客安全,而不是依赖计算机模拟。
起初,他们计划在美国进行实验,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拒绝了这一计划,担心无人驾驶飞机仍可能沿着其路线飞行,威胁地面人员的安全。墨西哥当局则表示可以接受,并于2012年4月27日在墨西卡利市(Mexicali)附近允许进行这项实验。他们要求真正的飞行员登机,而不是远程遥控飞机,因为飞机要途经人口稠密地区。
飞行员在坠机前三分钟弃机逃生,这架飞机随后由远程控制,成为历史上最酷的遥控飞机之一。
2012年4月27日进行的实验中,一架波音727三发客机在沙漠坠毁,电视画面显示主起落架和机头折断。© Wikipedia
事后数据显示,坐在飞机前部的人受伤或死亡的风险最高。坐在飞机中部的人受伤或死亡的可能性居中。而坐在后排的人在坠机时大部分都安然无恙。
研究还发现,摆好姿势迎接撞击测试的假人头部和脊髓受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有趣的是,这些假人相比那些没有摆好防护姿势的假人,更容易发生腿部骨折。
1984年12月1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在莫哈韦沙漠故意坠毁了一架波音720客机。这次实验经过了美国国家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兰利研究中心、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和通用电气公司长达四年多的准备。© This Day in Aviation
在这次实验中,他们测试了安全带设置、机舱结构完整性以及FM-9燃油添加剂的有效性,该添加剂旨在减少事故中燃油的雾化,以降低火灾风险。飞机全程由远程控制,以3.8度的下滑角度降落,尽管起落架保持收起状态,这在现实的坠机中相对典型。坠机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得出结论,大约四分之一的乘客能够幸存,燃油添加剂并不能充分降低火灾风险,并且需要对飞机客舱内的设备进行一些改动。
这并不是唯一一次进行此类实验。2012年4月27日,另一架波音727三发客机在沙漠坠毁,电视画面显示主起落架和机头折断。© Wikipedia
数据显示,坐在飞机前部的人受伤或死亡的风险最高,中部的人次之,而坐在后排的人大部分都安然无恙。研究还发现,摆好姿势迎接撞击测试的假人头部和脊髓受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更容易发生腿部骨折。
根据2007年《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杂志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涉及了从1971年到当时的航空事故,其中有人死亡但也有人幸存。他们发现,头等舱或商务舱的生存率为49%,飞机中间1/3的位置生存率约为56%,而在飞机尾部的生存率则高达69%。
这些数据表明,飞机尾部的乘客在坠机中幸存的可能性最高,而前部和中部的乘客风险较大。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因此开始增加使用阻燃材料,并要求机舱过道照明必须机械固定在地板上,而不仅仅是通过粘合剂粘附。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报告中发现,死亡率最高的实际上是飞机正中间的几排座位。这可能是因为那里有装满燃料的机翼。或者,这可能只是特定事故中的一些偏差——在整整36年的时间内,他们只能找到符合标准的20起事故。
另一份分析是由《时代》杂志(TIME)于2015年进行的【10】。他们查看了美国过去30年的商业航空事故数据,研究了包括幸存者和死亡者在内的事故。数据包含17起事故样本。与《大众机械》一样,他们发现距离飞机前端越近,死亡的可能性越大。不过,与《大众机械》的报告相比,他们的数据并没有那么对比鲜明,位于飞机前1/3的人有38%的死亡可能性,中间1/3的人为39%,而位于飞机后1/3的人为32%。
深入研究所有这些数据的一些细微差别,你会发现,飞机任何部分的中间座位都是最安全的。按照“飞机后部最安全”的理念,不出所料,后排中间座位的表现最好,死亡率仅为28%。相比之下,飞机中间靠过道的座位死亡率为44%。
至于原因,我们只能假设,那些坐在中间座位的人作为你和舱内所有物体之间的缓冲器,起到了人体气囊的作用。
1977年3月27日傍晚,两架波音747客机在西班牙北非外海自治属地加那利群岛的洛斯罗德奥斯机场(Aeropuerto Internacional de Los Rodeos,今称“特内里费北部机场”)的跑道上高速相撞并爆炸,导致两机上多达583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 Admiral Cloudberg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例如,在1977年臭名昭著的特内里费(Tenerife)空难中,总共644人中有61名幸存者,其中绝大多数都坐在靠近前排的位置。但总的来说,按照统计数据,飞机上最安全的座位是后排的中间座位。除了前文提及的人体气囊缓冲推测外,飞机的后部通常设有一个紧急出口。
根据格林威治大学(the University of Greenwich)在2008年进行的一项研究【11】指出,这可能是在飞机坠毁中幸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紧急出口附近5排之内的位置是飞机上最安全的地方。 尽管如前所述,飞机中部的紧急出口并不像其他出口那么安全,这可能是因为它紧邻机翼,而机翼内存有燃油及爆炸燃烧后产生的飞机碎片。
事实上,正是这种飞机碎片导致了一个人的死亡,他是过去15年来唯一在美国商用喷气客机上丧生的人。虽然很多消息声称自2009年以来商用航班事故死亡率为零,严格意义上来说那次事故并非坠机事件,但我们认为它仍然符合条件。
NTSB工作人员在检查西南航空1380号航班受损的发动机,事故后的情景让人震撼。© USA Today
2008年,西南航空1380号航班的发动机失控,碎片飞散,损坏了机身和机翼,导致机舱内爆炸性减压。机上共有149名乘客,其中8人受伤,1名乘客最终因伤重不治。当时她的部分身体被抛出机外,但又被乘客和空中乘务员拉回了机舱。
从那时起,美国本土的客机运行已过去了15年。在这15年中,仅发生了一例死亡事故。这意味着近2亿次飞行中只有一次致命事故。
然而,坐在最后几排并非全是好处。尽管在坠机时,你的生存几率较高,且周围乘客较少,因为飞机后部通常是乘客最少的地方,但在许多飞机上,唯一的非紧急出口在前面,因此你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下飞机。此外,飞机后部在遇到湍流时,颠簸感会更强烈。
此外,关于安全问题,机舱内的空气每隔几分钟就会重新循环一次,通常旧空气会从飞机的后部排出。因此,从技术上来说,坐在飞机前面的人可能会更安全一些,因为空气一般向后流动。如果飞机前方的人携带病菌咳嗽,飞沫会随空气飘向后方,而你坐在后排...
无论如何,我们已经过于担心死于飞机失事的可能性,迎合了对飞行的极端非理性恐惧。所以,既然如此,我认为也应该给我们中间的病菌恐惧症者一些安慰,即使这种担忧也是非理性的。
在这方面,2018年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商业航班上各种感染的传播情况【12】。他们发现,窗户座位的接触机会最少,平均只有12次;中间座位为58次,而靠过道的座位则高达64次。 这表明,坐在靠窗的位置最为安全,因为你与来回走动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接触最少,增加与其他乘客的距离,就能大大降低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不仅是感染风险,还有一种更致命且在飞行时更常见的情况,那就是久坐可能形成的静脉血栓栓塞(VTE),又称为“经济舱综合症”(Economy Class Syndrome)。 长时间保持不动的坐姿会导致静脉中形成血凝块,而高空中的干燥空气会加速这种情况,使你迅速脱水(这也是航空公司推销大量饮料的原因之一)。虽然跟踪因飞行而导致的VTE并不容易,因为症状通常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才会出现,但2018年的一项研究“飞行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指出【13】,每4500次航班中约有1名乘客会在长途飞行后的8周内出现该症状,这种风险因素是正常人群的2.8倍。
因此,无论是为了避免感染还是防止血栓,选择一个靠窗的位置或在飞行中适当活动都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经济舱综合症”这个名字所暗示的,那些拥有更多腿部空间并能够起身伸展的人(头等舱和商务舱乘客)患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因此,如果你坐在靠窗的位置,患静脉血栓栓塞的可能性要高出两倍,因为靠过道的乘客常常不得不站起来走动。
从座椅位置与飞行安全性相关的所有因素来看,总的来说,如果发生事故,坐在后排是更好的选择。而且,如果飞机没有满座,后排通常较为空旷,这让你可以享受靠窗座位的所有好处,能够伸展身体,避免尴尬的人际接触。
飞机失事中的求生方法
除了选择坐在飞机后排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提高你在飞机事故中的生存机会。首先,要注意听每次飞行前的安全简报,尽管大多数人并未这么做。在这个简报中,他们会指出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例如,如果飞机可能会坠毁,你应该采取的防护姿势是将头埋在两膝之间,双手放在后脑勺上,以防止被后方物体击中头部。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建议将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上,而不是交叉手指,这样至少可以保护一只手。
另外,他们还会说明紧急出口的位置。这一点,相比其他任何事情,更能增加你在飞机失事后生存的机会,这是你要格外关注的事项。不仅要注意出口的位置,还要花时间数一数距离你最近出口的座位数,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出口。
总的来说,如果你在坠机的初期存活下来,最重要的是尽快远离飞机,以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即使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也要迅速找到最近的出口。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顺利逃生,建议在登机后记住离你最近的出口前后的座位行数,这样即使在爬行时也能通过数座位行数找到出口。
迅速撤离飞机至关重要,这也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等监管机构要求每架飞机在90秒内完全疏散乘客的原因。然而,现实中的坠机事故中,许多情况下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疏散。
回到开始,你会发现其中的每一项都至关重要,包括如何使用紧急氧气面罩。确保在给孩子戴面罩之前先给自己戴上,因为在通常的3.5万英尺(约10.7千米)巡航高度,你只有15到60秒的时间保持清醒。一旦戴上面罩,你就可以安全地为孩子们戴上,即使他们已经昏迷。
事实上,这些面罩并不连接到任何中央氧气罐。当你拉动面罩时,会触发一个弹簧机构,引爆一个小型爆炸装置。这会生成所需的热量,触发化学反应,产生供你呼吸的氧气。正因为如此,面罩需要被拉动才能使氧气流动,因为这会引爆装置并启动系统。
虽然你通过面罩呼吸的并不是纯氧,而是由氯酸钠、少量过氧化钡和高氯酸钾的混合物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氧气。这些化学物质在被加热时,会生成过滤后的、可以维持生命的氧气,所以你可能会闻到一股淡淡的焦糊味,不必担心。
有趣的是,如果飞机着火,氧气面罩通常不会自动打开,以免增加火势。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昏迷。但放心,机长会立即采取特定操作程序,以最快速度将飞机降落。
总之,每一项内容都很重要。记住这些知识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高你的生存几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网安守护):坐飞机如何选座才能有更好的安全感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