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安全意识一直是所有安全从业者头疼的目标。相对于部署大量的安全设备和策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也能有效对抗大量安全风险。
对于提升安全意识,业内也有一定的分歧。有安全从业者表示,本该由安全负责人负担的责任,却总是以安全意识的方式转嫁给所有员工,这对员工来说是不公平的。但也有人认为,提升安全意识不仅仅是为公司负责,还可以保障员工在个人生活中的安全,避免上当受骗。
最近,国安部发布了一则新闻,让我们意识到,员工安全意识不足会带来哪些后果。
(配图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考虑如何在上班途中获得额外的收入,有人会选择收集废弃纸壳、水瓶等等,而有人则将目光投向了废弃资料。
国企职工张大爷退休后热爱收集军事类报刊读物。一天,张大爷在自家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内,看到了两个蛇皮袋子,里面装满了刚收购回来的纸质书本。张大爷发现书籍崭新,还是涉及军事方面的,便花了6块钱挑了四本。
回到家后,张大爷立刻研究起来。谁知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几本书的封面上分明标注着“机密”“秘密”字样,这让张大爷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国家的军事秘密。于是,张大爷立马拿起电话,拨打了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12339,并将这四本书送交当地国家安全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干警根据张大爷提供线索,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所有涉密资料进行回收处置,并对废品收购站老板进行了调查问询和保密教育。
经国家安全机关调查发现,向废品收购站出售涉密资料的为某军事单位涉密人员郭某和李某。此二人安全意识薄弱,贪图省事,未按照涉密文件销毁流程,擅自决定将待销毁的8套共计200余本涉密资料作为废品出售。该批涉密资料总重30余公斤,以每公斤0.8元价格卖出,二人仅获利20余元。
经国家安全机关全面查证,得益于张大爷的热心举报,相关涉密资料并未进一步扩散传播,未对我国军事安全造成实质性危害。事后,相关单位在国家安全机关指导下及时堵塞保密管理漏洞,相关责任人也依法受到相应处理。
对于这两位军事单位的员工,笔者只能说这很难评。想要赚外快的心笔者能够理解,但为了20块钱就将大量军事机密“打包甩卖”实在太不应该。
这件事情也提醒了各位从业者,永远不要低估人的下限,涉密文件销毁流程不可能临时成立,此类单位的员工也不可能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但依然会有这样的员工出现,只能说安全意识培训任重而道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反间谍安全防范重点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事项、场所、载体等的日常安全防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非法倒卖涉密载体等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可通过国家安全机关12339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反映,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安在):6块钱4本!军事机密大甩卖?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