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高考作文题等高考相关话题引发热议,“AI大模型做高考题”也成为一大看点。
AI参加高考,数学能得多少分?
悄悄问一句
高考数学题,你还看得懂吗?
或许我们看不懂,但大模型可以。
近日,复旦大学NLP(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LLMEVAL团队请来13位大模型“考生”,一起做2024年高考数学真题。
结果怎样?
先说结论:
从整体来看,大模型们的“高考成绩”
都不算太高
OpenAI日前发布的新一代旗舰大模型GPT-4o与阿里云研发的通义千问720亿参数大模型Qwen-72b,在两次测试中排名都靠前,正确率稳定在60%以上。
部分大模型的表现存在起伏与波动,如百川智能、字节跳动新近发布的Baichuan4和豆包大模型,分别在新I卷和新II卷客观题测试中得分排名第一。但在另一场测试中,排名相对靠后。
图源:复旦大学NLP实验室
根据两次评测结果,该团队发现,大部分测试大模型在简单题(如选择题前三道),有较好的准确率,而在中档题中表现一般。
对于较难的题目,大模型们的准确率会更低。少部分题目甚至出现“全军覆灭”的情况。
人工智能这么“聪明”,为什么还会出错?
AI为什么会把题做错?
测试发现,让AI大模型做数学题,仍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挑战。
首先,文本输入格式的不同,会对测试结果造成比较明显的干扰。
目前测试主要采用上传图片识别文本的方式。这种方式更类似“人类”,是对大模型能力的全面考验。
有的大模型还未做题,就先败在了AI识图这一步。
其次,大模型的推理能力仍有很大进步空间。较难的题目对思维能力的考察要求更高,大模型的准确率也会更低。
此外,在多选题方面,大多数模型表现不佳。
可见,面临复杂选项的时候,大模型的准确率也会降低。
虽然在解题方面,AI大模型的短期表现还达不到完美。但在攻克数学问题的路上,AI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未来教育想象空间的开拓,值得更多耐心与期待。
参考丨复旦大学NLP实验室、澎湃新闻、机器之心、量子位
来源:世界互联网大会、光明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网络安全和信息化):AI大模型能答对几道高考数学题?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