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检查的方式很多,单位在组织开展保密检查时,一般不单独采取某种检查方式,而是根据保密工作形势需要,综合采取不同的检查形式,确保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各单位在工作实践中,根据保密检查内容、手段、时间、主体等的不同,形成了以下不同的保密检查形式:
1
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
根据检查内容的不同,可以将保密检查分为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全面检查,是指检查内容为两项以上的检查。例如,对保密工作整体情况的考核和检查,就包括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保密制度建设情况、保密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涉密人员管理情况、涉密场所管理情况等多项检查内容。专项检查,是指检查内容为特定一项的检查。例如,对定密工作开展的检查,对保密普法情况的检查,对脱密期涉密人员管理情况的检查,对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情况的检查等。
2
人工检查和技术检查。
根据检查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保密检查分为人工检查和技术检查。人工检查,是指不需要采取技术手段,由检查人员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询问工作人员等方式进行的检查。例如,对定密的检查、对保密制度建设情况的检查、对涉密人员管理情况的检查等。技术检查,是指使用保密技术检查装备和手段,对网络、设施、设备和场所等进行的检查。例如,对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保密检查。
3
单位自查和上级抽查。
根据检查主体的不同,可以将保密检查分为单位自查和上级抽查。单位自查,是指根据上级安排部署或本单位工作计划进行的检查。单位应当定期对本单位保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失泄密隐患。上级抽查,是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工作安排,对单位进行的保密检查。例如,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随机保密检查、专项保密检查等,都是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集中时间和力量组织进行抽查。
4
现场检查和远程检查。
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可以将保密检查分为现场检查和远程检查。现场检查,是指检查人员到受检单位进行的检查。目前进行的保密检查大多是现场检查。例如,对定密工作、保密制度建设情况、涉密人员管理情况的检查。远程检查,是指检查人员不到受检单位现场,而是利用网络技术监管平台或其他技术手段,通过远程方式进行的检查。例如,互联网门户网站涉密信息检查等。
本文作者 郑宁涛
编辑 苏钰洁
审核 荆崇戌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信安保密):保密检查的分类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